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展览城市:上海
展览时间:2012年4月7日-2012年5月27日
展览地点:外滩十八号18画廊
策展人:鲍栋
艺术家:陈文波、蒋志、姜吉安、尚一心、王宁德、徐渠
在视网膜上弯曲的光
由外滩十八号18画廊主办,著名策展人鲍栋先生策展的当代艺术展《在视网膜上弯曲的光》于2012年4月7日在18画廊揭开帷幕。此次展览共邀请到六位具有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陈文波、蒋志、姜吉安、尚一心、王宁德、徐渠,以各自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和表现方式,通过装置,光学影像,多媒体及架上作品,围绕“光”的主题创作呈现,探索并尝试光在人们主观认知和客观世界中的对立和统一。
关于主题
《相对论》中有这么一句:“光在大质量客体处弯曲”,虽然它是一个严格的物理学陈述,但也几乎是一个诗句,“光”从我们的日常经验中逃离出来,突然变成了一种自主的事物,仿佛是一种隐秘的在黑暗中飞行的生灵,在眼看就要撞到墙壁的那一刻轻盈地弹开。这是一种我们未曾经验过的光。
大多数光是我们经验中的,这些“光”可以加上各种形容词各种定语,明亮的、炙热的、清冷的、清晰坚硬的或暧昧柔软的光;也可以是阳光、月光、灯光、电影院的光、一个人将要死去时发出的光,抑或是你所见的任何一处的光。说到底,光是视觉的,或者起码是通过视觉去想像的。从物理及生理的角度说,光总是要落到视网膜上才被我们称之为“光”。
在光将要触碰到视网膜的那一刻发生什么了什么,光粒子穿过角膜经过虹膜击中视网膜神经细胞转化为生物电传递到脑部的视觉皮层?仅仅是这样吗,当我们说看见相反我更喜欢对“看见”的另一种表述:光从眼睛里发出来,照见了事物。汉语里正好有这样一个词“眼光”,在这个词中,光、眼睛、事物以及我们,在观看中联成了一个整体在光将要触碰到视网膜的那一刻,它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好像隐瞒了什么秘密。
这个展览用“在视网膜上弯曲的光”来提示某种非决定论的观看,以及观看方式的可塑性,将通过当代艺术作品去呈现观看与光的各种维度与各种可能,将把观众从日常观看经验与观看方式中解放出来,去面对一个充满视神经的现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