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诗意存于宇宙生命间 徐冬冬国画赏析(图)

2015-04-20 17:54

  《诗》系列组画第3号——国风1 丙烯纸本 2003

  画家徐冬冬先生近影

  (文字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4月19日“美术”版)

  徐冬冬,1959年出生于北京,从事绘画已40余年,早年研习中国画,尤其推崇南宗山水和徐渭、八大山人画风画境,讲究“心造境”,注重“师造化”。

  艺术大师吴作人先生对徐冬冬深有教导,亲自到苦藤书屋予以指导

  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充分肯定徐冬冬提出的“心造境”艺术思想。

  其山水画追求冷逸的意境,人物画善用泼墨技法,花鸟画苍老浑朴。

  《自画像》 设色纸本 1975

  《澄怀观化图》 设色纸本 1979

  《云过松风图》 设色纸本 1985

  《松下二翁》 设色纸本 1988

  《戏鹤》 设色纸本 1986

  《墨鸟图》 水墨纸本 1980 (南京博物院收藏)

  《寿图》 水墨纸本 1977

  在研习中国画的同时,他还坚持对西方绘画的学习,并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尝试中西融合之路,作品既有东方的理念和情感,又融入了西方的色彩,画风逐渐向抽象转变,而后涉猎装置艺术等形式。

  《母牛肚中的男人》 设色纸本 1993

  《村姑》 设色纸本 1989

  《莫言人世无仙处》 丙烯纸本 1999

  《听奏唐人山水新曲》 丙烯纸本 1999

  进入新世纪,他由中国哲学的概念切入,致力于抽象绘画创作,并试图在与西方抽象绘画的结合中探索新的绘画语言。

  《诗》系列组画——颂 丙烯纸本

  《诗》系列组画——雅 丙烯纸本 2003

  《诗》系列组画第5号——国风2 丙烯纸本 2003

  同时在技法上运用拼贴以及纸雕塑与绘画相结合等表现形式,创作了《围与不围》系列、《四季》系列等作品,探讨人类文明的演变,描绘着他对宇宙生命的体悟——冬去春回的吐故纳新、新生事物的静雅以及百花争艳之后的凋残之美。

  《围与不围》系列组画——围 丙烯纸本、纸雕塑 2002

  《围与不围》系列组画——不围 丙烯纸本、纸雕塑 2005

  《四季》系列组画——春第3号 丙烯纸本 2014

  《四季》系列组画——春第3号 丙烯纸本 2013

  人物链接

  徐冬冬,字苦藤,号寄人篱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对意象绘画、印象绘画、抽象绘画都有着深入研究和创作实践,并涉猎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画风几经突变,充满创新的精神。他提出了“心造境”的艺术思想,形成了自有的宇宙观,在中国的哲学里寻找着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其绘画语言,创建了独具风度的中国抽象绘画流派。

  人物链接

  徐冬冬,字苦藤,号寄人篱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对意象绘画、印象绘画、抽象绘画都有着深入研究和创作实践,并涉猎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画风几经突变,充满创新的精神。他提出了“心造境”的艺术思想,形成了自有的宇宙观,在中国的哲学里寻找着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其绘画语言,创建了独具风度的中国抽象绘画流派。

来源:中国经济网书画频道-艺术市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