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保利春拍:康熙御制铜鎏金交龙纽八卦纹钟1472万元成交

2015-06-07 20:39

  (雅昌艺术网讯)6月7日,北京保利2015春拍“鉴古集珍——宫廷陈设及工艺甄选”专场拍卖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共推出68件拍品,其中,康熙五十四年 御制铜鎏金交龙纽八卦纹钟以1280万元落槌,1472万元成交(拍前估价:RMB 10,000,000-15,000,000)。

  康熙五十四年 御制铜鎏金交龙纽八卦纹钟

  应钟高31.1cm;蕤宾高31.5cm

  清代时按古制于坛庙祭祀和殿陛典礼两类场合使用中和韶乐。而乐器的种类和配件非常讲究,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材料(又名“八音”)制造,凡十六种、多达六十多件。编钟属金属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系,而它的历史更可追溯至商代。据万依在《故宫博物院藏宝录》(香港1985年出版)的“金钟编”所述,除了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一套战国编钟达64件之多外,此后朝代的宫廷编钟多为16枚一套。到康熙时,虽仍保持着16枚一套的制度,但在音律的编排上略有改动。

  两件鎏金编钟器形呈圆酒桶形,腹腰稍宽,下口平齐,和战国时代编钟原型的扁圆而下口带角的造型颇不相同。康熙朝亦统一了编钟的大小,以钟壁的厚薄和重量来调节高低音调,有异于前朝以小钟发高音,大钟发低音的做法。依《清会典图》所记,发音最低的“倍夷则”重达清秤180两,而发音最高的“应钟”则达清秤380两,差别逾二倍之多。钟身前后分铸“八卦”纹一组,横向以鼓钉,纵向以回纹分隔。两钟正面中央分别铸阳文楷书律名“應鐘”和“蕤賓”,背面铸年款“康熙五十四年製”。下方近口处铸八个“音乳”,作击打之用。保存完好,除少处磨耗外,鎏金整体金光辉映,令人想象到康熙时祭祀典礼全套齐悬在金漆雕木编钟架上时所展现的华贵及庄重。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