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嘉:展览策划为什么越来越不好做

2015-12-31 10:07

  今后的展览策划,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借用一个流行词“众筹”也许可以用来描述未来动向之一。展览构成的主要元素,无外乎作品、场地和观众。在艺术家、展览机构的资源组合中,这种“众筹”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这个前提下的展览策划,至少有三种格式:

  一是“公益型”的“众筹”。比如,以“公益”为基调策划一个展览,邀请艺术家提供作品,要求是配好框,能够直接上墙展示。为了吸引观众,还要求艺术家现场挥毫。艺术家当然不便于拒绝公益,有“义务”主动承担相关费用。甚至作品的说明牌、前言版这些“小开支”,也要摊派到艺术家头上。这个过程,就是以“公益”为关键词,实现了向艺术家的成功“化缘”。艺术家也没话可说,因为帮你举办展览,就是在帮你宣传。你在参与“公益”的同时,也做了一次硬广告。

  二是“慈善型”的“众筹”。比如,各种形式的“慈善拍卖”及相关展览,其实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态。尽管其中不乏优秀艺术家的好作品,但也看到一个现实就是,某些不那么精彩的作品,也在“慈善”的前提下提高身价。

  三是“效益型”的“众筹”。向展览要效益,对于私立机构而言,就是非常直接的经济效益。对于公立机构,特别是在美术馆、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之后,主要话题是社会效益。衡量社会效益的指标有很多,比如展览的观众人数,在传统思路下,这是衡量一个展览是否有影响力的标尺之一。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