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博物馆求人气也要有骨气

2016-04-28 00:00

杭州博物馆向娱乐节目摄制组开放,让“跑男”在摆满文物的展厅里奔跑撕扯;南京市博物馆擅自将场地租借给企业,让开发商推销楼盘。近期这两则新闻引发网民吐槽。作为文物馆藏重地,博物馆如此参与商业秀,着实令人费解。   近年来在很多地方,都有博物馆过度商业化的倾向。有些地方的博物馆不仅出租场地进行商业活动,甚至将文物古建辟为商业会所进行开发。这种做法不仅有违相关法规,更是一种文化上的自我戕害。当博物馆成为“文化资本”沉沦于赚“快钱”的快感,沦陷的不仅是文物,还有本应坚守的文化价值。   为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博物馆当然需要人气。商业化包装也的确能提高人气,但不能是与博物馆文化氛围格格不入的娱乐秀,这是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守护者应有的担当。   文物可以合理适度利用,在博物馆里也可以实现保护与开发兼得。例如,故宫去年创意文化产品销售额近10亿元。关键是博物馆应围绕主业,开动脑筋,多开发参观者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在保护中让文物发挥新作用。   馆藏文物不是为了赚钱,博物馆的价值也无法以物质衡量。博物馆应摆正位置,守住文物保护这一底线、文化传播这一阵地。   (新华社记者杨绍功、董建国)

来源:搜藏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