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校外写生课学校选中了桐庐,在写生前的动员课上,老师给我们描述了桐庐之美,并告诉我们,我们将坐船沿着富春江去探寻当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之路径,寻觅一方仙境。
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洒在我们每一个同学兴奋的脸上,我们坐在船上,沿江而上,两岸的风景对我这个北方人来讲,实在是美不可言,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船远行。记得当时,我按捺不住的激动神情,被一个南方的同学玩笑。他告诉我,他曾有过多种多样的船行,说的我好生羡慕。但无论如何,我却被这春江和这春江两岸从没见过的各色景致深深地打动。那景象最美处,也是我记忆最深处,便是那春江清流映山花的桐庐,这是我抹不去的美好大学岁月。此后的二十多年,我走遍了山花如景草如茵的美丽桐庐。
桐庐地处浙江西北部,四周群山环绕,富春江由南而北纵贯属地。山的势,水的灵,林的秀,花的彩,铸成了桐庐水色洞天的斑斓景象,也养育了一方人杰。琴溪香谷、桐君山、江南龙门湾、子陵钓台、白云源,中药鼻祖桐君老人、东汉隐士严子陵、唐朝状元施肩吾、诗人徐凝、宋代两次封王的钟厚等,共同构成了山回水转,千年传詠的桐庐往事。
今天,桐庐美丽乡村的建设又走在了全国之先,引四方朋友“胜日寻芳”,我们也受邀以画说桐庐之方式寻访桐庐。中国美术学院与桐庐县政府就建设美丽都市、美丽乡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二十多年后,我和我的同事们能够再度踏访桐庐,并以画说桐庐之方式书写碧水青山间秀美的乡村,心里更是感慨万千。时事已矣,岁月流转,我们再度走访当年的村落,却已发现留存的依然美丽,改变的更加缤纷。深奥古村,坐在当年曾画过的井口边画夕阳下的老街,思绪像逆风洪流汇聚成了前行的步履,我似乎在画昨天,更是在画眼前。二十年过去我终将坚定地行走到今天,和周边的朋友们谈起身边的老巷,朋友们也各自描述着其斑驳的记忆,遁入生者的歌吟。
天色渐暗时,小巷中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们只是听着却不忍抬头,唯恐自己画面中的笔触落不准小巷建筑的梁架之间。脚步声突然停止,我们却听到了咔嚓咔嚓的相机快门声,抬头望去,一群摄影师举着乌黑的镜头早已将我们围住。其中一位老师模样的摄影师向我打招呼:“去年就在这里见到了你,你又来了。”我回应他:“你也在这里啊。”他说:“这里是我的福地,我常常来。”我心里暗想,这里也是我们许多人的福地,这里也将是中国新农村的起始地和福地。我曾在北欧的乡间看到清澈的流水和流水间矫捷的小鱼,乡间的小屋中透露出暖暖的柔柔的光,今天我有同样的感触。我喜欢的夜有一点点微凉,月缓缓地升起,触摸了潮去潮来的翠微,揣度着乡村的醉美。这里的夜,桐庐的夜,更有家园的感受,它的小溪和北欧的一样清澈,溪间的小鱼和北欧的一样欢快。
当清晨的阳光又金黄了富春山川,这新一天的美丽桐庐再度触动了我们质地相同的画家们的心灵。我们迫不及待地伸手捧住,用心留下这满山的绚丽与满城的金黄。我分明听见我们喜悦的笔触在生命的血管里流淌,调色板中取出了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般的色彩,镶嵌着这个美丽的城市。阳光下我们的画面通身透亮,灿若辰星,这是这个都市的荣光,这是富川山水的荣光,这更是生活在这里桐庐人的荣光,也是我们画说桐庐者的荣光,为了这荣光多少人在默默奉献。面对这“君山烟云横山寨,春江清流映山花”的桐庐,我找不到一个词汇能与我当时的心情相匹配,我只能告诉你,我们对桐庐山川的爱、对祖国山河的爱是一潭深渊……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主席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刚
2013年11月30日
作者:周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