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多子多福多寿的五彩瓷碗

2016-04-29 11:15

  [摘要]:该碗通高5.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5厘米,重127.5克。器身均匀的绘着折枝的佛手、寿桃、石榴等果实,其间隔区域内彩绘着蝙蝠和“寿”字纹图案。碗心彩绘团花图案,内有两支寿桃和一只蝙蝠,碗底圈足内红彩书“大清道光年手制”六字篆书款。整个器型优雅,色泽明快,图案疏朗,构图舒展,意境深远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近日,在对淮阳县太昊陵风景管理处可移动文物数据审核中,发现了一批精美的瓷器。其中有一件清道光五彩瓜果神福寿纹碗特别吸引了我。

  该碗通高5.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5厘米,重127.5克。器身均匀的绘着折枝的佛手、寿桃、石榴等果实,其间隔区域内彩绘着蝙蝠和“寿”字纹图案。碗心彩绘团花图案,内有两支寿桃和一只蝙蝠,碗底圈足内红彩书“大清道光年手制”六字篆书款。整个器型优雅,色泽明快,图案疏朗,构图舒展,意境深远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佛手、寿桃、石榴是汉族传统的三多吉祥图案。源出“华封三祝多福、多寿、多子。一般多以佛手、桃子和石榴组成。“佛”与“福”谐音,相传佛之手能握财宝,多财宝表示多福;桃子俗称“寿桃”,《汉武故事》说,西王母种的蟠桃“三千年一著子”,吃了可长生;石榴,取其“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作为多子的寓意;《北史》:北齐南德王高延宗纳妃,妃母宋氏以两个石榴相赠,祝愿子孙众多。“三多”图案佛手、桃子和石榴组合于一器常见于清中期。

  关于五彩清乾隆朱琰著《陶说》:“五彩,用烧过的纯白瓷器、绘彩、过炉火烧成。”清乾隆《南窑笔记》:“其五彩则素瓷纯用彩填出者是也。”以上可知,当时人谓五彩为在白釉瓷上施以彩绘的瓷器。今天一般包括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类。釉上五彩,用红、黄、绿、紫等各色颜料在已经烧成的白瓷上绘画纹饰,再经700-800度的低温二次烧成,成器后,表面呈现多种颜色的图案纹饰。创始于金代磁州窑系窑场。青花五彩,用红、黄、绿、紫等各色颜料在已经烧成的青花瓷器上绘画纹饰,再经700-800度的低温二次烧成。出现于明宣德时期。

  五彩瓷的出现是在继承和发展汉族传统彩绘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宋时期,北方著名瓷窑磁州窑所烧造的白底黑彩、白釉红绿彩、白釉绿彩等品种,无疑是明清五彩瓷器的先声。金代元五彩瓷器的确定,是学术界对近十几年在考古发掘以及海外陆续发现的金元釉上五彩瓷研究的结果。特别是金代定窑的釉上红彩和磁州窑系统的釉上加彩,可以断定是釉上彩的原始阶段,五彩瓷器成熟于明代,繁盛于清。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作者:焦华中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