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以往所受的美术教育告诉我,素描在绘画中是非常重要的,像科学一样正确无误,像哲学一样坚定不移。所以我一直看重素描,但也往往因此而畏惧素描,可能是太重视它的缘故吧。
记得小时候看到俄罗斯巡回画派大师素描的一些低劣的印刷品,从中依稀感受到素描的神圣。那铅笔线精密而无误的排列,以及再满脸细腻的灰调簇拥下那令人敬畏的小高光,这就是我对素描最初的纯真认识。那时,在我的概念中素描无疑是一门了不起的学问,是进入艺术圣殿必须的严肃而坚固的拱门。当时,我为将要起步的素描历程配置齐了从HB到6B十来种不同色度的中华铅笔。在小学老师的知道下,我画过瓶子,罐子,画过人像。写生过风景,也临摹过曾被我赞叹得难以入眠得素描作品。但始终没有机会画石膏像。
四年大学的学习,在记忆中素描课永远是在梦中度过的。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伴随着我去认识素描,去接受素描。我画过无数的人像作业,也画过每位艺术学子都熟悉的石膏像作业。四年的学习生涯虽说不失努力,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清醒,所以收获甚微。毕业后才算有所觉悟,知道了作画是个人的权利,点点滴滴的自信也给我的思维无限的助力。我学会了去理解素描,理解现象,以至于理解自己。以后我又知道了“表现”,知道了分寸的把握,我变得比以往更主动,更机智了。再以后我自以为懂得了思考,我学会了运用,我会使自己陶醉在素描之中,以至于到了忘我的境地,我会使自己不再惧怕素描了,我也不再为素描而苦苦去思索了。因为素描本身就是思考,思考就能帮助我完成一切。
七十年代末期,以人体作为艺术教学的规定刚被许可不久,莘莘学子们个个犹如久旱禾苗遇甘露,透着一副饥不择食的样子,妄图通过画人体找到知识上和意识上的脱胎换骨。我也不例外,无意中也就成为其中一分子了。
起步完全是在一种强烈的诱惑色彩感召下开始的。有欲望,有斗志,但似乎在画人体素描的目的上并非十分明确。只知道要尽力,要加速,好像通过画人体素描就可以彻底弥补以往的损失似的。大量地去画,快速地去画,是我当时画素描的基本态度。当然,素描是不能缺少思考的。正是通过对人体解剖的周密分析研究,对结构与形体的关系,人体构架与运动规律的联系等一系列严谨的理性思考,并进行了大量具有分析含量的局部写生,得到了对自然规的重新认识和掌握,从而在理念上获得了根本性的转变。也由于我正处在一个兴奋状态中,所以对表现手段同样具有强烈的愿望和自觉性。我在表现手段上一改以往以光影塑造的习惯,而采用以线处理人物构造的方式。线表达使我对结构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肯定和依赖,似乎这以改变使我的作画意识和认知意识更趋理性和务实,也比以往更具有自信和主动性。
本册所选录的素描作品可以说使以往经历的写照。对于过去,我缺乏为自己客观打分的勇气,庆幸的是,丰厚的积累使我过去的努力没有白费。但这一切都成为以往,今后我仍需去继续画素描。不过可以肯定的说,以往的一切将不可能在重复… …。
朝华出版社2000《当代名家素描精品.陈文骥》
作者:陈文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