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贵州茂兰

1992年6月20日
  在云贵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到处可以看到裸露的岩石与奇峰,这种岩溶地貌被称为“喀斯特”。地表干旱而贫脊,当地群众只能在石头缝中开垦小片的土地进行耕作,生存条件极差,但喀斯特地貌也造就了桂林、石林、黄果树瀑布等世界闻名的自然景观。
  直到1975年,在广西与贵州交界的贵州荔波县茂兰区,发现了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集中连片、原生性较强的喀斯特森林,这一罕见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全世界的同纬度地区是绝无仅有的。而后科学家对这一地区进行了考察,发现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动植物种类有几千种。岩溶现象的特点之一是地表土层浅,为适应这种特殊的环境,很多树木的根系极其发达,可以伸入岩石缝隙的土壤中吸取养料和水分。茂兰于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区。
  我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沿着当年考察的小路,下到“漏斗森林”的底部。“漏斗”是指四周山岩陡峭,底部深陷达一、二百米的喀斯特洼地,底部湿度很大,林木最为茂密,参天大树上挂满了苔藓、地衣,各种蕨类植物随处可见;此时正值初夏,满眼翠绿。要想拍到保护区的全貌,最理想的地点是保护区东北角的旺牌山。这里是保护区的核心区,很少有人来过,几乎没有路。我们沿着北坡往山顶上攀登,不一会儿胳膊上就被划了很多伤痕,山顶裸露的岩石由于受到风化作用,锐利异常,不小心就会被划破;越往上爬,越为陡峭。连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有时不得不四肢朝地,像动物那样爬行,经过三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到了顶部。顶部的石头只有一尺宽,岩石还生长着树木,生命力极其旺盛,下面就是悬崖,得极为小心才能站稳,但景色确实好看,峰峦叠翠。是一组专题报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画面。
  科学家们对古植被的研究发现,原始的喀斯特地区因受热带、亚热带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森林十分茂密,近几十年由于人类活动频繁,乱垦滥伐,导致植被退化和水土流失,当年那种茂密的森林景观已不存在。
 

作者:罗小韵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