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专家讲座
讲座题目:法门寺与唐代茶文化
讲座时间: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
下午14:30—16:30
讲座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A区)一楼贵宾厅
主讲人:郑培凯 教授
主持人:黄阳兴 博士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研究部主任
专家简介:
郑培凯,号隐堂,1948年生,山东日照人,著名文化学者、历史学家、香港特区政府荣誉勋章获得者。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博士后,师从蜚声国际汉学界的史景迁教授与余英时教授。曾任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以及台湾大学等校,1998年到香港城市大学创办中国文化中心并担任主任及教授,推展多元互动的中国文化教学。现任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中华学社创社社长。兼任香港艺术发展局顾问、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博物馆专家顾问、港台文化合作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员、浙江大学中国文化客座教授、逢甲大学特约讲座教授、中国丝绸博物馆理事等。
郑培凯教授学术涉猎广博,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史、明清文化、中国审美文化、经典翻译及文化变迁与交流等方面研究,尤其关注文化美学、昆曲、茶道以及古陶瓷贸易等。著有《汤显祖与晚明文化》、《汤显祖:戏梦人生与文化求索》、《真理愈辩愈昏》、《高尚的快乐》、《游于艺:跨文化美食》、《在纽约看电影:电影与中国文化变迁》、《吹笛到天明》、《流觞曲水的感怀》、《茶道的开始–茶经》、《茶香与美食的记忆》、《茶余酒后金瓶梅》、《雅言与俗语》、《品味的记忆》、《在乎山水之间》等;主编《九州岛学林》季刊、《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文苑奇葩汤显祖》、《袅晴丝吹来闲庭院》、《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外销瓷》、《逐波泛海:十六十七世纪中国陶瓷外销与物质文明扩散》、《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合编)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 A Documentary Collection》(合编) 、《中国文化导读》(合编)。主编汉学研究译丛,如《史景迁作品》丛刊、《近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百种)》等。
讲座提要:
陕西扶风法门寺塔于1981年倾圮,塔身倒塌一半。1987年发现唐代地宫,经考古发掘研究,整理出唐僖宗供奉佛祖的整套茶具,其中有极为精美的鎏金茶具与秘色瓷碗。根据地宫同时发现的《物帐碑》,可以一一对应出土器物中的结条茶笼子、茶碾、茶罗子、银火箸、银坛子、茶炉、茶匙、茶盆、茶碗、茶托、调料盛器等茶具,清楚反映了唐代饮茶的器物与仪式。由这些茶器,可以看出当时茶叶的贮存、烘烤、碾磨、罗筛、烹煮到饮用的流程,明确印证了陆羽《茶经》创制茶具的内容。
本讲的主旨是以法门寺出土的考古文物为实例,呈现陆羽《茶经》创制茶器与规划茶仪的重大影响,展示唐代茶道的具体发展过程。并由此申论,陆羽创制茶道为何提升了人类饮茶的精神境界,为中国审美文化做出划时代的贡献。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博物馆所有。
点赞不花钱,
分享瘦三斤!
来源:原创2017-05-18SZM深圳博物馆深圳博物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