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尺度”雕塑何以层出不穷

2017-05-24 11:34

  一座成年男子当众撒尿的雕塑作品

  近日,上海杨浦滨江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内,一座成年男子当众撒尿的雕塑作品,引发了人们的吐槽。有人表示,对一些大尺度的雕塑作品,不必大惊小怪;也有人表示,这样的雕塑不应该放在露天的公共空间里。相关学者表示,艺术欣赏还是要尊重人们普遍的审美习惯。

  老实说,公共雕塑要让所有人都满意,挑不出一丁点儿毛病,那不太可能。毕竟,艺术作品的鉴赏,历来都或多或少地伴随着众口难调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雕塑即便有争议,也应该宽容待之,不过,这里至少包含一个价值底线:主流审美观!

  毕竟,一件放置于公共空间里的雕塑,我们当然需要用艺术而非世俗的目光来看待,但却不能单单以艺术作品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也就是说,城市公共雕塑不能过于强调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而忽略了观众对作品的接受程度。有句话说,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那些引起争议的“大尺度”公共雕塑,假如放在相对封闭的艺术区或者展览馆里,人们并不会觉得不妥,遗憾的是,近些年来,许多引起争议的公共雕塑,大都因为没有考虑观众的审美趣味,反而成了充斥在公共空间中的视觉垃圾。

  一位专家在面对这座“大尺度”雕塑时也坦言:“我在欧洲多年,走了很多地方,在一些街区等公共场所,也见过一些大尺度的雕塑,但像这样写实的赤裸裸的东西,没有见过。在上海的街头出现这样的雕塑,的确让我感到震惊。”

  事实上,盲目追求“大尺度”的公共雕塑,不但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反而会让公众反感。去年媒体曾报道,包括王府井商圈在内,北京多处公共场合摆放着大尺度雕塑。“大尺度”的公共雕塑何以层出不穷?我们绝不相信,那些摆放“大尺度”公共雕塑的人或者单位,对于这个社会主流审美观会一无所知,很大程度上,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不排除就是以出位的方式博眼球、吸引越多关注越好的商业目的或利益追求,谁见过有几人因为公共雕塑的“尺度大”而被追责呢?

  杨浦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建管科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是“开发商自己擅自放进去的,不知道需要走审批程序”,“我们几次进去查看,也没有发现它”。看来,不但审批程序形同虚设,实地监管也流于形式,而在媒体曝光后,处理结果是“已经通知开发商,赶紧把这个东西收起来,换一件放上去。”看看,“视觉垃圾”就是这样产生的。也许,我们应该能从这里找到“大尺度”雕塑层出不穷的一个原因了吧?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作者:杨鹏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