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春拍预览】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陈介祺墨拓本《汉君车画像》



2017嘉德春拍“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专场得陈介祺墨拓汉君车画像,簠斋所拓此石,多用真银朱重拓,朱拓易见,墨拓反少,殊不易得,尤显珍贵。




清光绪八年(1882)冬,山东临淄出土了一件传世汉画像的杰出代表——东汉君车画像石。此石出土后辗转被金石藏家陈介祺收藏,宣统元年(1909)又经上海售出,流入法国,今藏于法国巴黎博物馆。


汉君车画像

清晚期陈介祺墨拓本

1张 纸本

95×136.5 cm


陈介祺自罢官回到潍县后,便专心致志从事金石研究,四处购求文物,每得一器一物,必察其渊源,考其价值,一丝不苟。陈介祺得此画像石后,如获至宝,筑亭呵护,自号“君车汉石亭长”,并专刻收藏印以纪之。陈介祺曾多次手拓汉君车出行图,但多用真银朱重拓,朱拓易见,墨拓本反少,殊不易得,尤显珍贵。


拓本所钤陈介祺藏印:君车汉石亭长、簠斋、海滨病史、文字之福、半生林下田间


画像石是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其特点是分层分格,主题鲜明,构图简练,线条明快,形象突出,充分显示了汉代匠师的精湛技艺。同时,画像石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囊括建筑、天象、乐器、舞蹈、杂技、蹴鞠、神鬼迷信、历史故事、剥削阶级、生产劳动等方方面面,以生动形象的画像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汉代社会的容貌,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为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君车”局部图


“铃下”“门下小吏”局部图


汉君车画像为浅浮雕,分上下两层,上层之右一单骑有盖轺车,内坐二人,其右为御者执髻控一马车,盖前马上书有“君车”二字。后一骑者题“铃下”二字,其后一骑者题“门下小吏”。下层前一似树似芝,旁一骑后题“门下书佐”,右二骑未刻字,其后又似树似芝,上刻“主簿”,后残缺。为突出石面物体形象,匠师们在物体轮廓线内刻上线纹作为装饰,烘托出整个画面上的生动效果。“铃下”即侍卫;书佐、主簿为汉代郡县下设官吏,书佐主起草、缮写文书,主簿典领文书,办理事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君车出行时侍从众多,声势浩大,汉代官吏之权势、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画像石下层图


来源:原创2017-05-23中国嘉德中国嘉德拍卖中国嘉德拍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