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工美有史以来最大闹剧竟这样收场,其结果恐颠覆行业!

近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正式宣布:今后将不再组织“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比!

从2016年7月评选“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到因违规被民政部给予行政处罚,引发行业轩然大波,再到如今,被国资委正式确认,不再组织“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没想到,这场牵动工美行业的“评大师闹剧”竟然以这样的方式惨淡收场。
早在2016年底的时候,民政部公开通报,国资委下属单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并未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所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审活动更是违规行为!同时,民政部还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虽然,这场“闹剧”已经终结,但国资委确认不再组织“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比的背后,给行业带来的影响,恐怕将是颠覆性的!

首先,以后任何组织以任何形式评选大师都会非常之难:第一,以后,但凡“大师评选的项目”都必须在民政部的保留目录中,如果不在保留目录范围内,这个“大师评选的项目”,将很有可能被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第二,就算该“大师评选的项目”属于民政部的保留目录,相关部门仍然要对评选的过程进行严格把关,以防违规操作和弄虚作假。

另一方面,此次国资委宣布今后将取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比,也引发行业的一个思考,那就是——工艺美术行业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大师?

当下的工艺美术行业,可以说,最不缺的就是“大师”称号,但真正的能够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那样获得国家认可和行业公认的荣誉称号,又有几个?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美市场发展遇冷,各种形形色色的“大师称号”只会让本就千疮百孔的工艺美术市场更加雪上加霜。

最后,工艺中国想说的是:在以前的工艺美术市场中,由于市场上缺乏工美作品信息和创作者信息的传播,导致消费者唯一判定作品优劣的标准只能是一纸大师证书。

而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渗透,工艺美术市场发展正在迎来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消费者将会越来越容易的获取到作品的信息以及创作者的信息,彼时的市场,将很可能不再完全由“一纸大师证书”来决定,而是由真正的好作品和好手艺来决定。

因此,国资委停办“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可以说是预示着“一纸大师证书”时代的终结。在未来,决定工美人市场销量的将不是“大师证书”,而是作品、品牌等真正符合市场化发展的综合实力。

来源:景德镇陶瓷网-资讯-行业资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