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三国吴越窑青釉瓷鸡笼

2018-07-26 15:29

  

  图2  

  图3  

  图1

  上古时期,鸡与鸟被视为同类,野生为鸟,家养为鸡。考古资料表明,在距今8000—9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养鸡了,如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中出土有鸡骨。陶塑鸡的造型最早出现在湖北荆州石家河文化的邓家湾遗址中,距今6500—4300年前。

  远在3000多年前,我国甲骨文中就出现了“鸡”字。西周王室设有“鸡人官”,根据《周礼春官》中规定,鸡人官的任务:平时饲养鸡群,到祭祀时,筹办鸡牺,每天当鸡叫时,要去喊百官起身。此时饲养鸡已很普遍,如1975年在镇江句容浮山果园一号土墩墓出土春秋原始青釉瓷罐(图1),罐内盛装有鸡蛋,多数鸡蛋被挤碎压破,蛋隙之间已被渗入泥土填塞,所有的鸡蛋已成空壳。用鸡蛋殉葬,说明对鸡的训化、饲养已有悠久的历史。

  随着历史的发展,进入汉、六朝,鸡的形象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陶瓷器上,如汉代的陶鸡屋、陶鸡舍;六朝的瓷鸡首壶、鸡首罐、鸡笼、鸡盆等。镇江博物馆藏三国吴青釉瓷鸡笼(图2),于1973年在金坛县白塔公社储王庄三国吴天玺元年墓出土,高4、长11.5厘米,胎浅灰色,全器施釉,底部无釉(图3),釉色青中微泛黄;呈卷棚型,棚顶镂空,正面有两方形小洞为门;棚下设平台,母鸡立于棚上低头下望,雄鸡立于平台呼唤母鸡进笼,两鸡互相呼应。

  鸡在古人心目中有点神化,把鸡看成天鸡、金鸡、神鸡,《山海经》中有“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在《韩诗外传》上认为鸡有五德:“带冠,文也;足博乱矩,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丽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