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文物"医生" 价值四千万的古陶瓷修复后翻了一番

2018-07-27 17:18

  “当初选择做这一行,是因为自己喜欢动手,喜欢古陶瓷,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王春发坐在自己十几平米的工作间内,回味着许多年前从业的初衷,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王春发,是山东省文物局特聘的文物修复师、济南市级非遗传承人、济南市旅游联合会传统手工艺人分会会员,他从事古陶瓷无痕修复工作已有20多年。

  20多年前,王春发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步入了文物修复这个行业,跟随老师学习古陶瓷修复。“古陶瓷修复是文物修复中难度较高的一项,需要修复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较大的兴趣,对中国的历史、古陶瓷的发展史有深入地了解,同时要掌握古陶瓷鉴赏、色彩学、材料学、雕刻、绘画、文字等多项科目知识与技能,修复一件古陶瓷通常要用3到5个月的时间。”王春发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才一直坚持下来。

  谈起从业后难忘的经历,王春发骄傲地说:“若是用金钱去衡量,我曾修过上千万的古陶瓷,修复后使它的价值从4000多万涨到了8000多万,翻了一番。”“若是用手艺去衡量,我曾接到过一件古陶瓷,损坏很严重,碎片数量很多并且还有缺失,那一次我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件古陶瓷的无痕修复,效果非常好,它的主人也十分满意。”今年60岁的他依旧坚持用双手去修复那些残破的古器,每年经他手修复完成的文物有近百件。他认为,做文物修复,就是在抢救和保护中国古代文物与艺术品,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有很大意义。

  随着年事已高,王春发已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手艺”传承上,但现如今,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也面临着困境。“文物修复尤其是古陶瓷的无痕修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王春发表示,修复工作十分枯燥,很多时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许多复杂的工艺,这对于喜欢短平快事物的年轻人来说尤为困难。许多年轻人兴致勃勃地来,却因为沉不下心以至于半途而废,这让他感到很惋惜。

  王春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将自己20多年来掌握的知识与技艺传递给年轻人,让传统技艺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地传承下去。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