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7-27 21:08
马远是南宋宫廷画家,杨皇后是其主要的艺术赞助人。杨皇后多次为马远之作题诗题句,其创作也势必迎合杨皇后的要求,“臣马远”的款识当为此意。
马远生于南宋绍兴年间,一说是1140年。从《华灯侍宴图》的笔法与风格来看,当为马远晚年之作,而杨皇后的题记,也属晚年风格。换而言之,画作的年代应在宋宁宗时代。考订居“画眼”地位的人物布局,三男三女,精确清晰地分布于殿堂的正中央,男女分行侍立,一在前,二在后,秩序分明。而御题诗的口吻,更近于杨皇后。推测画中的三位主体人物,当为杨皇后的宗亲杨次山及子杨谷和杨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侍宴”主题,与南宋宫廷文化息息相关。天子宣命皇亲朝臣侍宴,是皇家恩宠与荣光的公开性宣示。从宋高宗时代起,这一“恩宠”逐步发展为特殊的宫廷传统,有着特殊的文化隐喻。宋高宗吴皇后的兄侄,各以其文才与书艺,见知于高宗,也曾屡屡蒙恩,出入宫廷,或“伴话”,或“侍宴”,在酒觞乐声的“侍宴”场合中,往往伴随着即兴作诗填词,“人道催诗须待雨,片云阁雨果诗成”也是指此而言的。
杨皇后的身世,一直是个谜,《宋史》语焉不详,而朝野多有流言,如《齐东野语》《四朝闻见录》认为杨皇后是乐伎之女。即便出身杨氏,也非显宦,对于杨皇后而言,不得不说是个缺憾。以侍宴为契机,提高家族身份,是一种极佳的政治策略。也与董诰“一稿两幅,分赐侍宴父子二人”的推测不谋而合。
因此,推测《华灯侍宴图》是在杨皇后主导下,以诗、书、画的综合制作,来宣扬她的本家,同时也表达了她的政治权力与文化涵养,他们虽非累世公卿,达官显贵,但门风清白,富有才情,借宫廷的“侍宴”传统,以荣显同宗杨氏父子的文学诗才,并暗地宣扬自我,是南宋文化空间的最精微表现与见证。
(作者为浙江展览馆助理馆员)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