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7-28 17:37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现场
随着国民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设计已成为不可取代的重要一环,设计教育的推进更是方兴未艾。每到毕业季,全国高校的毕业设计必然成为亮点。
综观今年高校毕业设计,可以明显感受到设计中的时代特点,即信息文明和电子技术时代背景下设计的巨大转型。新媒体设计、数码设计一路当先,无不闪烁着新时代的璀璨之光。在信息技术冲击下,传统技术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走进高校毕业设计展场,再也难以找寻到以往的那份肃穆与静雅,呈现在面前的是被声、光、形、色笼罩的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等,令人赏心悦目,兴奋不已。我想,这样的趋势,还会在今后若干年中继续,道理很简单,任何一种新形式的设计,都离不开新思维、新技术和新的审美理念。信息文明和电子技术在当下势头正猛,正在向着它的盛期迈进。
当然,当下的高校毕业设计在这个浮躁的发展阶段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是社会转型中的必然现象。譬如,当我们在设计教学中过度强调创新理念之后,就引发了不少学生在设计和创作中追求与众不同,甚至产生不合情理、不符逻辑规律的“怪胎”,这种创作和设计只顾标新立异,无视设计的合理性,过度强调张扬个性而与设计初衷相悖,从根本上丧失了设计的原则和精神,最终导致毕业设计与现实需求的严重不符。应当说,这是我们高校近年来在设计教育上出现的失误和缺憾。
另外,在众多独具创意的作品背后,教师和学生耗费了巨大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够呈现出的设计作品,往往只能在毕业展中产生一点有限的观赏作用,难以投入市场并真正被应用到社会领域,这无疑造成产学研之间的严重脱节。这种情况,表面上看是学生自身创作和设计出了问题,但在我看来,归根结底还是院校的教育出了问题。究其根源,首先是教师的学术视野不够开阔,创作理念相对固守,审美意识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其次是一些教师带领学生只做老师感兴趣或利用学生完成教师自己承揽的设计任务,还美其名曰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老师的设计方法,这样不仅导致了学生的创作思路受限,也难以发挥和体现学生的设计创意和自主精神;再次是在教学中忽视设计历史与理论的课程,学生在设计审美和设计文化修养方面欠缺,致使一些毕业设计缺失文化身份和文化底蕴;还有,在教学中缺少必要的市场和消费心理调研,造成毕业设计难以与市场对接,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高校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综合四年所学而进行的完整设计,不仅是学生对未来的设计发展和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也是学校教育成果的最终检验。我认为,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设计不能只为毕业展示,一定要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社会的需求,国民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求,才是真正检验我们的设计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否成功和完美标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在新时代进行务实的改革,必须探索切实有效的发展新路径。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