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全新改版 | 《容器 CONTAINER——新绘画切片研究》即将发行




容器—— 新绘画切片研究

CONTAINER

THE CASE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PAINTING

文_ 于海元



现代主义逻辑中,在所谓“绘画死亡”之后,对于绘画本质性的追问最终导致问题本身的消解;从平面走入空间、观念、影像的新艺术媒介,在当代的外表下,依然充斥着表面化、时尚化、重复化、精英化的问题,外在形式与手段的更新无法带来最终人的自由。创新与复古,有时近乎同义词。



《容器——新绘画切片研究》库艺术全新改版



绘画——因为其与个人、身体、手、精神的密切关联乃至通灵的强度——重新成为崭新的艺术方式。在将绘画推至“什么都不是”的逻辑顶点之后,绘画可以是任何,可以是一切。风格、图式、观念、形式等等话语通通失效:一方面极度的个人化,另一方面又极度的庞杂;完整性的失去为之打开新的空间:矛盾的,歧义的,杂糅的,跨文化的,碎片化的……因此,绘画成为了一种“容器”。


“容器”,是一种对于绘画新的观看角度,是一种开放性的视野,是一种时刻处于提问的新鲜状态。借此我们超越抽象具象的笼统概念,姑且先不去定义新的绘画“是什么”,去尽情展望“新绘画”可以是什么?并在历史、传统、当下、美术史、个人、身体的再度褶皱中,寻找新的刺点。


“容器”,实质上是以一种“更新”的词汇回返绘画一直以来的本质性命题。



《容器——新绘画切片研究》部分内页展示






特邀学术主持 乌尔里希·克里博(德)

对于“容器——新绘画切片研究”的思考

THINKING ABOUT

" CONTAINER:THE CASE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PAINTING"




乌尔里希. 克里博( Ulrich klieber ) 教授1953 出生于德国哥平根(Goeppingen ),德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德国哈勒艺术与设计学院原院长。就读于德国斯图加特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艺术史专业,后就读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绘画专业。 致力于绘画教学工作,2004-2017 年期间多次访问中国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等,并进行交流讲学。



果你在艺术上没有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去?我们所有人都在探究对于生命、死亡和世界的本质性问题。画家则利用笔、颜色、画布来表达,或者还可以利用相机、装置、影像等媒介来进行创作,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表达变得畅通无阻。画家可以摄影,摄影师也可以画画,甚至作家也可以画画。但是用笔和颜色去创作绘画这样一种方式从未消亡。


王易罡 抽象作品 s150 215cm×165cm 布面油画 2017


申伟光 作品2 号 300cm×400cm 布面油画 2016


冯良鸿 灰调17-10-1 50cm×60cm 布面油画 2017


夏福宁 最后的晚餐 210cm×160cm 布面油画 2018


抽象与具象本身并不矛盾,而且是互补的两端。在每个具象绘画作品里都蕴藏着抽象的因子。大概在一年前,我得到一个礼物,是一本齐白石的画册。抽象与形象,传统与现代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出色的交融。相反,西班牙画家塔皮埃斯则将现成品转化运用于他的综合材料和拼贴作品中。他在作品里运用的衬衫,既是一件真实的衬衫同时也是一个抽象的画面元素。他也把同样的经验运用于画面上出现的文字。我们再来看中国的书法,这对欧洲人是富有吸引力的,虽然我们不能解读其中的含义,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专注,感受到线条的力量,表达与能量。


丁乙 十示2017-6 366cm×244cm 椴木板上综合媒介 2017


刘小东 抽屉 30cm×40cm 布面油画 2018


张恩利 陶瓷容器 128cm×114cm 布上油画 2003


罗敏 梅兰竹菊 150cm×150cm×2 布面油画 2018


把眼光往前或者往后看,两者对于绘画都同样重要。艺术确实成为了一个容器。针对于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国艺术传统,西方艺术一直在从中汲取营养。包括无形式绘画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行动绘画等艺术流派,如果没有来自亚洲艺术的影响,会变得无法想象。年轻的中国艺术家们也有意识的从传统中吸取营养并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有一次我来中国,看到过一件在巨幅尺寸宣纸上绘制的漂亮的水墨画,这只有在这里才能出现。


祝延存 微风轻轻的拂过 140cm×480cm 布上贴纸 2017


崔齐 玺 90cm×160cm 油画综合材料 2015


盛天泓 梵高的椅子 183.5cm×141cm 布上综合媒介 2016


罗清 无题3 50cm×60cm 布面油画 2017


中国的美术学院普遍注重基础教育的学习。其中包括技术、颜色、造型、构成规范的训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素描。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继续创作,去实现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大家终究会面临选择,终究要抛弃很多东西,终究要寻找到一条自己的路。这又重新变得与生活有关,并有赖于人们所处的具体环境。艺术与生活,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如果你在艺术上没有问题,这才是问题。


仇晓飞 柳域No.1 180cm×140cm 布上丙烯、木炭 2016


李卓 2018 系列42 50cm×5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8


张一非 清波荡漾03 200cm×300cm 布上油彩 2018


付帅 矛盾体13 125cm×150cm 综合材料 2017


仇墨娇 w4-04 40cm×50cm 布面丙烯 2015





容器——新绘画切片研究

《库艺术》全新改版


全新开本与排版方式,带来更佳阅读感受

收录国内最富特色画家个案

全新角度的主题呈现

乌尔里希. 克里博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成为国内非具象绘画研究的一员

请点击下图或“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立刻加入本届工作坊

JOIN US


报名日期

2018年6月26日—7月31日


报名需提供资料

个人照,简介,5张作品图片,参与此次教学的原因


报名邮箱:kuart@126.com

咨询电话:010—84786155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来源:原创: 库艺术编辑部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当代艺术系列丛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