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eBoy×东京 像孩子一样娱乐

2018-07-30 11:40

  eBoy由来自东柏林的斯文德·施密塔尔和史蒂芬·索尔特格,与来自西柏林的凯伊·维默尔组成。他们创作可以重复使用的像素产品并用它们建造更复杂和可延展的艺术作品,他们也制作玩具。

  “为什么用像素?为了‘解脱’!”凯伊·维默尔说道,“也因为每一份数字拷贝都和原版分毫不差。没有必要放弃原版。”这一核心概念能够充分表现eBoy及其与艺术和科技的关系。至少自互联网问世以来,他们的作品便可以无限复制,且复制品和原版分毫不差,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即刻获取。

  1997年,这些像素艺术的先驱在重新合并的柏林开启谱写自己的传奇。他们开始想要做一些与众不同的新鲜事。当时,还没有人因为创作像素艺术而成名过,他们成了这一领域的大师。eBoy的创作——“画作”一词似乎并不十分合适——令人觉得似曾相识,这无疑是因为他们将广告、街机游戏、超市货架、乐高玩具、杂志设计等等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全部融入到了作品中。

  这些像素化作品既简单又复杂,抽象是难免的,但它们又十分贴近现实,以至于我们有时甚至可以惊讶地认出画中的人脸,就像这些致敬东京的游记作品。他们创作的宇宙妙趣横生,却也需要高超的技能。这些作品运用了印象派和点描画法的作品自成体系,几乎像数学一般严谨。简而言之,这些作品可谓独一无二。

  在采访中了解到,他们在东京的两个星期,去参观了旅游景点,同时也参观了一些比较隐蔽的地方。他们欣赏日本人也欣赏日本的风貌,发现在这个国家,人们非常注重细节,而且在城市中有大量细小又微妙的东西,为之着迷。期间有两位导游,一个就是旅游团的导游,还有一个生活在东京的法国人,通过官方导游去东京所有的旅游景点,第二天可能会跟法国人去了解东京一些其他的地方,所以每天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印象。

  每个人都有一到两个相机,有人就会用苹果手机拍一些照片,想到什么就会拍什么,比如说会拍到美丽的场景,也可能会拍丑陋的场景,或者一些感到比较惊讶的场景,甚至会拍超市的包装。当回到柏林的时候,会把这些照片放到共同使用的服务器里面,开始去分享,从照片中吸取灵感,这是一个团队的工作。之后会用图片制作软件来进行创作,复制场景后,凭借回忆甚至是一种幻想来处理作品,它开始脱离了现实,但是背景还是在东京所看到的真实画面。

  “我们三人在影片当中没有出现,是因为比较害羞,其实我们试图参与制作影片,想要体现出作品的精神,影片是作为作品的延伸,而不是一个解释。可以说是一种实验,我们对这个结果也是比较满意,而且路易威登也同意了这样的做法——想要做和其他艺术家不同的东西。”eBoy分享了他们在旅途当中的乐趣所在,“有时候就像孩子一样,来创造自己的玩具,一些东西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数字时代下,我们比较容易去完成工作,可以把一些物品缩小、复制、移动,就好像在玩乐高的孩子。所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创造的时刻。”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