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探寻“诗画互文”的当代价值“灵性的回归——中国当代诗人绘画巡回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

2018-07-31 00:31

  2018年6月30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灵性的回归——中国当代诗人绘画巡回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展览出品人张莉、策展顾问秦思源,诗人代表多多、西川,艺术家代表隋建国,中华世纪坛馆长冀鹏程等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主持。

  此次展览邀请到多多、芒克、欧阳江河、西川等15位诗人参展,艺术家何多苓作为特邀学术顾问参展,体现了中国当代诗人在新语境下的艺术探索,旨在对当代诗人艺术创作进行一次集中展现和梳理。这也是诗人们相对集中地以艺术创作者的身份亮相,以展览的方式共同呈现的一场视觉对话。

  韩子勇表示,诗歌与绘画,几乎与人类一样古老,是人类精神外化的“太初有言”。诗与画有同源性,文字与图案有同源性,都是人类心灵最早溢出的那一滴,和音乐、舞蹈、戏剧一样,是具象和抽象、造型和符号的DNA。特别是汉字与中国画,在书写工具、载体材料、方式方法、思维结构乃至内容上,水乳交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史哲、诗书画,鲜明地统一在经世致用、修齐治平、文以载道、诗情画意、晴耕雨读的人格理想和人世生活中。希望这个展览可以弥补分类、分工、分野的单向度,就像这个展览的标题所点明的那样,激发和带来一丝别样的灵性、灵气、灵光,给人以活泼的启迪。

  开幕式当天,参展艺术家还就诗与画的互文关系、诗与画创造力的挑战和考验、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关系、灵性回归与创作的艺术价值等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诗人多多认为:“诗人能够带给美术界的就是‘诗性’,中国文人的诗歌和绘画都强调的是境界。”诗人潞潞从自己的创作经历说起,阐述了他所理解的诗人绘画中的精神表达,认为诗人画作表达的内容,实际还是“写诗几十年一直在表达和思考的问题”。

  策展顾问秦思源阐述了此次“诗画互文”核心策展理念,“本次展览把每一位诗人的手稿投影在地面上,呈现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要把手稿视觉化,让它和绘画作品相结合,最终达到诗画互文的核心。”

  本次公益展览为期12天,将融合了审美、公共教育、学术、社会等方面的价值,用展览的方式呈现诗意的表达,力图将中国当代诗人的视觉表达传播给更多人。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