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7-31 00:36
2018年5月24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满族民间手工艺创新人才培养》结题汇报展在大连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厅开幕。展览展出30位项目学员制作的30个系列的作品,包括服装、文创、手工布艺、饰品、雕塑、装置艺术等各类别。
《满族民间手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于2017年10月10日开班,由大连艺术学院组织实施,是国内首次针对满族民间手工艺创新人才进行的集中化、规模化、层级化的培养,引导学员深入民间、体验传统、体悟历史、继承未来。培训从国家的相关非遗政策法规入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期40天,以理论讲授和满族非遗手工艺传承为主。25位专家从艺术人类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服饰民俗学、满族民俗学,蒙元服饰文化、满族服饰文化等方面开设35场理论讲座,敦实学员的理论基础;同时学员们跟着老师进行满族剪纸、满族刺绣、满族荷包、传统手工布艺、 萨满轧染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学习。
第二个阶段为期35天,由5天理论课程、13天集中田野考察和17天的分散深入田野考察组成。集中考察期间,学员们参观了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盛京满族文化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伪满皇宫博物院、伊通满族博物馆等地,考察路线涵盖辽宁省、吉林省的大部分满族聚集地、满族民间手工艺非遗项目所在地、研究机构和文创园区,从兴京到盛京,再到伪满皇宫,全面深入地了解满族的发展历史,从而理解满族民间手工艺发生发展的文化基因。13天,项目组走进了10个城市,24站考察地,行程三千多公里。
第三阶段为期21天,以集体创作和成果展览展示为主。服装设计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组、首饰设计组以及手工布艺设计组的指导教师们对项目组成员的结项作品设计与制作进行指导。
经过90余天三个阶段的集中学习与创作,30位学员在结题汇报展上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2018年6月23日,在2018中国(抚顺·新宾)满族风情国际旅游(旗袍)节期间,《满族民间手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组受举办方邀请,参与了2018首届满族服饰保护与研究成果展。项目组共有包括服装、文创、手工布艺、饰品、雕塑等17个系列的作品参与展出,并且全部获奖,受到了出席嘉宾与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满族民间手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切实构筑和深化了青年艺术人才的创意聚合效应,集青年才智、扬中华力量,为满族民间手工艺发展储备了更多新生力量。
(来源:大连艺术学院公众号)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