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段澄
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专业:美术学
作品名称:《於我归息》
雕塑 240x180x130cm 玻璃钢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在《诗经》里有这样一首诗:“蜉蝣之翼,衣裳采采;心之忧矣,於我归息。”在我的理解中,生命的沉痛感和不可捉摸正是出于对于生命的无奈。蜉蝣的学名“Ephemeroptera”意为短促,它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朝生暮死,但在它这最为短暂的生命当中,却尽情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蜉蝣喜欢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交配后坠落地面,积成厚厚的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凄美之感。作品《於我归息》是对于生命的短暂、脆弱、面对现实却又无能为力的艺术处理后我们生存状态的呈现。
人作为一种自觉的生物,可以说在生存的过程中就意识到了死亡,当追问到“你是谁、你到哪里去”的时候,即是深入骨髓的忧伤,面对人生百年,相比于对生的贪恋,远不及矣。在渺茫的宇宙时间和空间里,我们和蜉蝣没有任何区别。人生的根本问题,在这种思索之中都要被一一检视和审查。
在创作《於我归息》的时候,我试图以具象的手法利用人物组合的形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场景,通过对雕塑中人物特征的塑造展现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也是我对于客观世界及当下社会生活的一种认知。对于观者来说,通过作品所营造的艺术场景使得“情”得以萌生,我希望通过个人化的视觉营造,向观者提供多元化的认知角度,表达作品独特的情绪以及面对生命时的态度。
在进行人物塑造的时候,我着重刻画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予以传达,以实现形与神的统一。作品中人物的目光聚焦在枕头上的一个“玩偶”身上。在这里枕头是一个精神的载体,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舒适、安逸、梦境、虚幻、缥缈以及不真实;而玩偶和我童年的切身经历有关,今天已经遗失没了踪影,但他却真真实实地躺在柔软的枕头上,是新生吗?是死亡吗?是生命的轮回吗?人生如梦。
没有死亡的痛苦,何来生命的价值?也许最美好的东西终将逝去,我们只能怀念,直至某一天我们自己也成为了过去……
艺术家简介:段澄,男,1991年10月出生于山东菏泽,2009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2013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被保送本校研究生。在读硕士期间,师从李鹤,具体研究方向为具象雕塑创作研究,经常跟随导师参与展览策划、工程制作等活动,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奖,并于2018年7月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为自由艺术家。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