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追逐着灾难的艺术家们

2018-10-09 10:21

  被“山竹”肆虐霸屏的朋友圈,又被大魔王“谭美”扫荡。在大家喜提中秋佳节的时候,“谭美”不负众望连升三级,以17级的好成绩顺利划分为超强台风,苦苦筹备半年的国庆假期,到头来仍然需要看“谭美”的脸色行事。。。。。。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追逐灾难的艺术家们吧!

  公元前600年,庞贝,意大利沙诺河畔的一座小城,位于那不勒斯湾维苏威火山脚下。它曾经是希腊与腓尼基人的安全港口,后来被罗马人占领。在这座城中,人们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亿万年城北的维苏威火山多次喷发带来的奇异岩浆土使庞贝名声远扬,这里由于土地肥沃,葡萄个大汁甜,酿酒绝佳。

庞贝人民欢愉的生活

  然而,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突然再次爆发,这一次,厚约5.6米的熔岩毫不留情将这座城市一夜之间在地球上抹掉了。。。。。。

俄国画家布留洛夫1830年创作的著名油画《庞贝末日》曾轰动一时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15894人因大地震遇难。

蹲在地上哭泣的灾民

  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为核事故最高分级7级(特大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同级。

  事故发生5年后,27岁的马来西亚摄影师Keow Wee Loong进入“红区”,为了工作方便,他坚持不穿防护服。

  他先后进入福岛县的四个镇——双叶町、大熊町、富冈町、浪江町,前三个都是封锁区。

核电泄露后一片狼藉的超市

留在洗衣机里洗了一半的衣服

  与日本的脑洞创意艺术家TATSUYA TANAKA不同,美国的微型艺术家Tomas Doyle将焦点放在漂浮于人们内心深处关于恐惧的黑匣子。通过创建以1:43或者更小的比例雕刻的错综复杂的世界来挖掘记忆碎片。

Escalation(升级)/Mixed media/12.5*14 inches diameter/2008

Armistice(停战)/Mixed media/25*21*18 inches/2011

Active measures(”积极的“方法)/Mixed media/33*10 diameter/2013

Feint(假象)/Mixed media/18*18*32 inches/2013

  这些大多被混乱和恐惧所包围的情节让观众在作品中寻找自己现实生活的隐射。

  瑞典家居设计师JennyEkdahl设计了一组大型木柜装置希望将受到自然灾难伤害的人们从这一创伤性的经历中恢复过来。

  木表的一侧被涂上蓝色、白色和灰色,另一侧则是保持其原来的样子,这样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翻动每一个小碎片创造水波或海浪图案。

  每件木柜都是由4000多个零件组成,便于组成各种各样不同的图案,能够增加人们参与的兴趣,充分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最大限度调动受到灾难伤害人们的积极性。

  这些大触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记录着灾难,让我们在探索艺术的同时同时不免感叹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灾难?而即使灾祸真正降临,我们又该如何自我疗伤?或许这些真正需要静下来好好想想。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