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的性子喜静,不擅长太过热闹喧嚣的事,每每有活动也总想躲过。平日里三两个好友喝茶聊天,便很快乐。
在艺术里,我是不安分的。不喜欢去重复自己,总希望能得到突破,能有新的意识或表现。这几年尝试了很多思路,技法乃至构成,又不愿完全摒弃传统,反复地推敲试验。因为都并不算成熟,所以很多画未曾拿出展现,在我看来,拿出的作品,必是经得起推敲,相对完整的。但这些尝试也非常必要,在思路活跃,精力旺盛的年纪的时候留存下来,日后可慢慢深入,研究再完善。
绘画走到后面,解决的,不是技法亦或题材,是立意,想表达与传递的。这些是体现一个画家全面的能力,见识,思想还有经历。除了惯常的,习字绘画,我重新做回了设计,软装、平面、以及首饰。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情感,观念,角度,每一事物千丝万缕的联系。已经发生的,固有的,期待的,流转无常的变化着。这每个点滴的感受与变化,终会在作品里呈现。
这个系列作品的完成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实际孵化是好几年。这期间做了各种积累与尝试,不断在创立与否定中循坏,折磨。很长时间里朋友们问我画了些什么,久未见到,我都说:一堆废品。当然是笑言,“废画”中可存有很多价值。传统与创新,是大多数国画家都在思考并尝试的事情。今天的人对于久远过去的了解,是支离破碎的,只能从各种文献,古物,诗词,绘画…中窥得一二,我们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
我的童年大多在山间田野里度过,从小听老人们讲各种戏文,传说与精怪,后来自己也迷上了这类的书本与绘画,总是会被某个情节或物件触动,连在梦中也常是这样的情景。平凡的生活丝毫不会影响心中奇彩斑斓的世界,无论是用什么媒介施以展现,都是无比畅快的事。这便也是多年来不愿放笔的最大动力。
这组作品以梦境为起点,以戏文或传说为筋骨,错叠了时间与空间,从大量经典中提取元素,如同记忆中的碎片一般,解构再重组,展现出的我心中那个奇幻的世界。
捣练一号 纸本 35X47cm 2019
奔月一号 纸本水墨 35X47cm 2019
挥扇二号 纸本水墨 35X47cm 2019
挥扇三号 纸本水墨 35X47cm 2019
挥扇一号 纸本水墨 35X47cm 2019
洛神一号 纸本水墨 35X47cm 2019
南华一号 纸本水墨 33X47cm 2019
异石二号 纸本水墨 35X47cm 2019
婴戏二号 纸本水墨 35X47cm 2019
婴戏一号 纸本水墨 35X47cm 2019
画家董津金
董津金。字子珩。
82年出生于四川绵阳,现居于成都。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师从郭汝愚、叶瑞琨、尹毅。
现为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画学会会员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四川省美协中学美术教研创作研究会副秘书长
任教于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近期艺术活动:
2012年 《岁月》中国现代川籍书画名家精选作品集
入选“我最喜爱书画作品”
2013年 《瓶花》系列之五
第六届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 优秀奖
《红》成都工笔画会年度展 优秀奖
2014年 《红系列——牡丹》 首届成都中国画大奖赛 金奖
《病梅图》 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作品展
2015年 入选成都商报青年家扶持计划
举办个展《静坐庭前.笑看落花》
2016年 第五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青年艺术家新作展
菩提路上书画展
2017年 《红.颜》小品个展
川苏双城花鸟画名家双联展
第十届全国当代花鸟画家优秀作品展
2018年 国家艺术基金《梵影丹青——巴蜀石窟》展
《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9年 守望——2019城市艺术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