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从学术分类上来说,黄老师的国画属于“现代水墨”与“文人画”。
首先他的作品不同于传统国画、传统山水画,也不同于黄宾虹的山水画、不同于宋元明的山水画,算是创新的山水画。但同时又与吴冠中的山水画有所区别,不是西式的现代艺术,而是中国人自己的现代水墨。
他作品的起源是张大千一脉流传下来的,是对中国新水墨、新山水的探索与发展,但他又超越了张大千所没完成的部分,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深。
在题材内容上,黄老师的作品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都知道,中国画的题材是上为山水、中为人物、小为花鸟、随为小品。
而在作品思想上,黄老师表现的是对祖国山河的情感。虽然他的作品唯美、气势磅礴,但作品背后却是自己对祖国山水破坏的抗争。只是他采用的不是用暴力,而是以一种优美的方式提出抗议----他内心有不忍,又无从说起,只能把山水最美的一面表达出来,以展示在每个人面前,让大家能尽可能的减少破坏。尤其是对其家乡的秦川之地和长江三峡的破坏,他更是揪心与无奈。黄老师的每张作品,细品下来一幅画就是祖国山河的一个局部,但又不同于现实写生的山水。他是告诉大家,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山水,以前是这样的,而以前的山水又是另一幅我们从未去想象过的样子。山水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但亿万年来我们的祖国山河无论怎么变迁,它都是自然变化,不是人为去造变。但今天的山水,却时时刻刻被人为改变着、破坏着,并无法扼制。
在技法层面,黄老在创作的构图上,采用的是满纸构图,与西方油画的表现相似。他认为今天人们的居家环境相比较之前有了较大的变化,以前的中式居家空间多以空为主,以线为辅,面比较少,所以以前的中国画创作是更多是多留白,画的留白与房间的“空”与“线“可形成互补。今天居家环境基本是实墙,也就是以面为主,如果更多的留白则会出现一种空洞的不足感,因此黄老师的国画更多采用的是满纸构图,李可染也是如此表现。他把中国传统画的留白从外转到了内,在色彩与画面之中留白,形成了自然的气孔与气韵。另一方面他把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与西方立体构图进行了结合,使他的国画呈现而出的是一种更加厚重的质感,如黄老师的巅峰巨作《山河颂》其厚如巨山,画挂其中,你会误以为是实山、真山。这与中国传统国画(以二维绘画为主,只取其意,不取其形)完全不同,但和西方的立体山形(只有其形,没有其神)又不同,黄老师不仅要形,更要神,神形中找到平衡。
黄老在笔墨技法上以泼墨为主,结合线与点。先泼,后画,因为他认为山水画的灵魂先是自然,后是人文。所以他的作品先是大墨大彩地泼出效果,以体现自然之神韵,后用笔进行细节与环境的描绘,以实现人文之情怀,这也符合文人画的“上表天意、下达人情”的内在精神。他不像传统山水画,以线为主,以点和面为辅,目的是从过重人为痕迹的山水画中走出来,走到“天为与人为相平衡”的境界中去,这也就是中国山水不同西方山水的地方。西方只有山水没有人文,但现在更多人的中国山水画又过分表现人文,对山水的刻画则像是为了存在而存在的假山假水。黄老师认为中国的真山真水一定是自然的,唯有亭台楼阁、桥、路等你能发现人为加工的痕迹。“中国山水画”同样也要以自然的手法表现“山水部分”,以人为的方法表现“亭台楼阁路桥帆”等部分,才算上是真正的“文人山水画”。
在国画的色彩调整上,一直都是众多画家会去突破的点。张大千当年便是把宋元的青绿山水与墨进行结合“先墨后青、再绿”的表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青绿山水。但其色彩还算是传统的单色表现,“青就是青、绿就是绿”更像是西方古典绘画的色彩原理。而黄美尧则是把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进行了改良,形成了自己的色彩体系,黄老师采用的西方现代艺术色彩理论(自然色彩、阳光色彩、复色),结合了中国文人画的灰色调和陶瓷的“浅絳彩”进行融合,找到了自己的“青绿色彩灰色调体系”,比传统和张大千的色彩更丰富、更优雅、更有内容、更自然、更大气。同时又把西方色彩的明暗、渐变也运用其中,以实现其色彩更立体、更真实、更生动,这一点恰是张大千、刘海粟(现代水墨的开创者)等大师均未做到的部分。
如果说,笔墨技法色彩结构这几块,黄老是基于前人的路上去创新的,那么在山水质感的表现上,黄老师则更是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专属于自己的路。传统中国的质感主要是采用各种皴法来进行表现,但皴法的局限性就是无法真正表现出自然物体的质感出来,尤其是山石、水面、镜面等更难表现。反之西方绘画是可以完美的表现出自然物体的质感,但是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却又过于生硬与机械,更像是照片,没有神韵与灵气。黄老师则是把陶瓷窑变机理效果带到了国画上,以表现石头的光滑与水面的境质,可谓是恰如其分,为中国画的质感上开创了一条新路。更实现了不用皴法,也能表现材料质感的创新技艺,从而完善了中国绘画技法的创新。
从古至今,很多国画画家,都只在技法与肉眼可以看见的形式上去下功夫,追求视觉上美的极致,但是他们都存有一个通病,他们从未想过,真正的山水,都是基于龙脉之上,只有在龙脉上的山水,才是真正的山水,所呈现出来的画,才会有摄人心魄的灵气。黄老师则参透了这一特点,黄美尧始终把龙脉贯通在他所描绘的山水之中,龙脉与山水相辅相成。龙脉就是中国山河之流向,中国的大龙脉就是西玛拉雅山脉的伸展,直达北海、东海、南海、印度、俄罗期、外蒙,这整个大山脉的走势就是大龙脉。而每个对方又会出现“中龙脉”,中国有30多个中龙脉,如燕山龙脉、秦岭龙脉等,中龙脉又会出现小龙脉、微龙脉,每一处自然山水均有龙脉。而龙脉山形下必有水流,水脉谓“阴龙脉”,山脉为“阳龙脉”,缺一不可。很多画家因不了解龙脉,画出来的山水是断的,或有山脉也没有水脉,或只有水脉没有山脉,却不知两者是不可分开的。就是画海,海下也有山脉、阳脉,只是水(阴脉)在上山(阳脉)在下。画山峰就更要有山脉、水脉,就算是不见水也要有水势(阴脉的走向),去过沙漠的人都知道沙面上有水痕、沙下面有暗河,这些细节与画面的走势就是中国山水画图的龙脉。这在黄老师的作品中,一定是表现出来,因为缺一不可,只有山水之中有龙脉的山水画,才能以给挂画者带来好运与吉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