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国画点评:当代艺术家张利画作《旭日东升》

  在中国绘画史上,文人画审美观得到最突出体现的是山水画。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成长主要是文人迫于政治前景黯淡遂受禅道影响而产生隐退思想的产物。王维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创始人,据传他的山水画意境空濛,充满禅机。作为一个半官半隐的人物,他经历了盛唐政治由开明而黑暗的转变,政治思想亦由入世而出世。他那高深莫测、恬淡空灵的诗与画深得苏轼和沈括的推崇。而随后的米芾亦把山水画列为各画科之首。米氏以点代皴,用满纸圆点,堆积出烟云迷茫,韵味无穷的米家山水画,成为把山水画推向文人“抒胸写意”的主要手段“始作俑者”。

  张利新品热销风水聚宝盆作品《旭日东升》

  山水画比较其人物画、花鸟画而言,无论在数量或内涵上几乎占据着第一画科的地位,并产生了众多杰出的山水画家和山水画作品。因为山水是人的道义、理想、追求、憧憬的象征,正所谓“圣人含道映物”,于是松柏成长寿的象征,芍药、牡丹意味着富足,竹兰梅菊成了高洁的人格象征。山水更是心灵的寄托物,“贤者澄怀味像”、“山水以形媚道”,是自然与佛道世界观的相通,都是将山水看作与世俗相对立的世界,看作修心养性的圣地。山水画家们都希望表现自然本体的生命和气势,强调挖掘自然之中的丰富内容。

  谢赫的“气韵生动”、郭熙的“林泉高致”理论,某种程度上都有这方面的侧重。然而,郭熙所具体描述的“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观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突出的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心理。

  难道张利的山水画作不正是这样表达的吗?《旭日东升》中张利正是对山水画深入地了解,以澄怀味像的感觉,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虽然在《旭日东升》中没有大开大合,但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画家对所表达景象的成熟在胸。唯有成竹在胸,胸中有丘壑,才能在山水画中快意恩仇,抒发自己的个性。张利的画作是平常人都喜欢的,是那种在传统中来又在传统中走的山水画,张利创作时加入了当代人新时达的元素,能够以看似传统画作,但能读到当代人需要的静心、修养、愉悦的生活节奏。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