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愚《万壑奇峰》枯笔之中的“润”变

文/周序雨

书画和自然一样,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其中,干湿浓淡只有在对比之中才能凸显而出,对比产生变化,变化产生冲突,冲突迸发魅力,“枯”与“润”原本就是一对矛盾体,但是中国书画的哲理、技法和内在精神会告诉你,这两者完全可以和谐的并存。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到“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燥者易穷,浓者易臃,故而将浓遂枯,以枯就浓,使笔墨厚重中见苍涩。”几乎同样的话,在清代王翚的《清晖画跋》中也有记载“凡作一图用笔当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有干有湿,若出一律,则光矣。”这二位的话如出一辙,无非是在揭示作书作画虽不刻意经营变化,但也要不得“平铺直叙”。

大愚对此也是相同的观点,那就是书法之中从来都不应该只有单一用墨的使用,墨色应有自然的过渡与变化,干湿浓淡应有和谐的对比和映衬,在大愚的一些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以枯笔连写多字,胜似在无墨之中求笔,飞白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却依然能够在枯墨之中写出“润”来。

针对干笔渴墨技法的使用,大愚说“书法中墨的干湿浓淡白,变化组成了线条的方圆、曲直、动静、粗细、疏密、干湿、浓淡和刚柔,并且此种变化逾是丰富,则意蕴逾是生动,也逾是具有审美与情感的感染力”,大愚这样的书画理念具体到《万壑奇峰》之中,也印证了大愚对蘸墨、宿墨、枯笔、渴墨的相互交错与融合使用,保证了再纷繁复杂的线条之中仍似有呼吸,点画组合之间疏朗通透,对立而统一,既有浓墨所具有的厚重感,也有枯笔飞白所独有的苍茫感,既有枯笔的干裂,也有如春雨一般的“润”。

《万壑奇峰》

《万壑奇峰》

《万壑奇峰》

《万壑奇峰》

《万壑奇峰》

《万壑奇峰》

《万壑奇峰》

《万壑奇峰》

《万壑奇峰》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