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外艺术大师的自画像:认识自我,是另一种艺术阐述

 

There are three things that are extremely hard, steel, diamonds, and knowing yourself.


有三样东西是极端坚硬的,钢铁、钻石以及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方式有许多种,对于画者来说,用画笔画出自己或许便是他们诠释自我的一种方式。

 

外国画家的自画像:自我内心剖析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从15岁到90岁

毕加索都用自己的画笔记载了自己的形象

而从中,抽象派的风格逐渐形成

对其内心的刻画与审视

也逐渐变得清晰

 

undefined

 

醒目的色彩

生动而又怪异的形象

似乎是正在作画的画家一种不可置疑的宣言

梵高一生的自画像存世的共有40多幅

每一幅都似乎记载并传达了他某个阶段的思绪与生命

undefined

undefined

 

这是梵高在巴黎画的最后一张自画像,他自己将它称为"死亡之脸",并在一封信中写道:“透过这张面对镜子画的自画像我得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概念:桃灰色的脸上长着一双绿眼,死灰的头发,额前与嘴周满是皱纹,呆僵木讷,非常红的胡子,被忽略而且充满哀伤。”

后来,梵高的兄嫂说这是他所有自画像中画得最像的一张。

 

undefined

 

 

当画家用画笔自我呈现的时候,犹如说道:“看,这就是我!

而事实远非如此,我们甚至可以断言,能够只用于表达“真实”的自画像其实少之又少。

画家笔下的一幅脸部特写,或者全身像的描绘,无论其有意与否,总会让我们满心期待并充满好奇地去寻觅画像所隐藏,或者说作者在大胆表达自我的同时却试图隐藏的那些缥缈的思绪。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在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肖像画样式出现,许多艺术家用自画像表达自身的情感诉求,在充满怀疑与探索的启蒙时代,画家们把自画像变成一种思考和探寻自身的方式。

 

德国 阿尔布雷·丢勒 自画像

1912年 埃贡·席勒《与中国灯笼的自画像》

1912年 埃贡·席勒 自画像

 

 

独特夸张的造型

强烈对比的色彩

扭曲的人物和肢体

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

席勒的自画像多且有着独特的风格

像是在展现自我多重性格进而自我剖析、拆分

 

undefined

 

著名的墨西哥女艺术家Frida Kahlo一生为自己画了许多的自画像,每一幅自画像都似乎带着故事性的生活影子。

在1925年9月17日,Frida经历了一生最大的一次事故,这件事改变了她的命运。Frida乘坐的巴士与一辆电车相撞,她的脊椎被折成三段,颈椎碎裂,右腿严重骨折,一只脚也被压碎。一根金属扶手穿进她的腹部,直穿透她的阴部。

没有人相信她能活下来,但是她确实活了下来。

1926年,在病愈过程中她画了第一张自画像。渐渐地,艺术使她承受的痛苦有了意义,从此她开始以绘画记录自己和生活与情感。

 

 

 

Frida的画几乎都是自画像,她说:“因为我经常孤独一人,所以我作自画像,因为我自己最了解我本人,所以我作自画像。”

是绘画把她的苦难变成了戏剧般的故事,这也逐渐成为她典型的自我意像——痛苦的哭喊和对关注的渴望。 

她写道:“我的画是对我自己最坦白的表达。” 

她常常把自己画成“两个弗里达”,一个在忍受痛苦,另一个才是众人眼中熟悉的她。然而不管在遭受怎样的痛苦,人前的她总是庄重而坚定的。

这位墨西哥女画家,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才举办了首次个展“折翼的天使”。那时她已无法行动,躺在床上被人抬进画廊。她周围簇拥着无数崇拜者,而她只是粲然一笑说道:“请注意,这具尸体还活着。

 

 

艺术家的自画像这种特殊的肖像艺术形式,就像是自我的呈现与艺术理想的呈现结为一体,是一种内在自我的探索,也不断地把对自我的理解、想象、期望等情绪倾注在这种自我的倾诉中,去不断探索艺术与自我的新语言。

 

 
 
中国画家的自画像:自我生活传达

 

undefined

undefined

 

在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进程中,艺术家的自画像不绝如缕,但是反观中国古代画家,却鲜少有自画像传世。

然而虽则中国古代自画像在画坛并不十分流行,却自画像活动其实从未间断过。

中国关于自画像最早的记载源于《后汉书》,“赵歧,通经学,多才艺,常自写真。”据此,成为“自画像可考第一人”。

 

undefined

undefined

徐悲鸿的“自我系列”作品

不仅有着真实的现实主义感

还流露着一股对生活与艺术的执着

undefined

undefined

 

潘玉良的自画像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

作品的展示着不同时期的自我生活状态

也将一份对艺术的执念、对沧桑世事的坦然与对祖国的怀恋表现得淋漓尽致

 

undefined

undefined

 

据说张大千的自画像有达100幅之多。他的自画像构思奇特,丰富多彩,记载自我精彩生活的,或登山赏松、或划舟游湖,无不充斥着生活气息与情趣。而其形象中的大胡子简笔头像,逸笔草草,毛发稀疏,却又神采活脱,将神态精彩刻画。

 

自画像所描绘的自我世界,往往是给予自身内在力量的展露,在自画像中直抒己见,袒露自己的内在世界,这样的自画像,是充满力量的,当观者注视着它,能感觉到画者活跃的生命力。

因此,自画像充满着生命力与活力,从内容、形式到深层内涵,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自画像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1969年 张大千 《自画像与黑虎》 设色金笺 (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 成交价:4536万元人民币)
 

整个绘画题材看,自画像的题材是特殊的,不仅仅是是绘画“艺术本质”的追求,还有画家对自己的重新认识,画家凭借着专业的绘画知识以及对自身的认识,更能将“画中的自我”表现出来,其中,也更有利于画家将自身的情感投注进去。

 

undefined

undefined

 

也是由于这一门类的特殊,这些自画像真实记录画家的形象和特点,流露画家的情感与生活,才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

 
 

 

艺术家为什么要画自画像呢?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长若一生罗曼史的开始。”

在自画像中,或许他们也是在寻找理想化的自我,

以及理想化的艺术阐述。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