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历史上,中国生产的瓷器和丝绸,茶叶一样,为中国在海外贸易中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文物艺术品。瓷器在中国历史极为悠久,晋唐为启蒙,宋元为高峰,明代彩绘瓷流行,青花和釉里红瓷器堪称世界之冠。清代则以珐琅彩,粉彩为著。
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清康熙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清康熙,高7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5.7厘米。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施白釉,无纹饰,外壁在涩胎上以胭脂红彩作地,设三个花形开光,开光之间隔以折枝花纹。三个开光内均以黄料彩作地,各绘牡丹花一朵。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胭脂红彩楷体“康熙御制”四字方款,外围双方框,框线外粗内细。牡丹花以工笔技法绘就,极具写实感。
采用开光技法装饰是康熙珐琅彩瓷器的特点之一,这种技法可以使所表现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历史上的瓷器分为官窑和民窑。一般而言,官窑属于朝廷开办,为皇室服务的瓷窑,选料既精,用工极费,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炯非民窑可比。所以,瓷器收藏贵官窑,轻民窑。自古以来皆然。
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纹瓶。
珐琅彩松竹梅纹瓶,高16.9厘米,口径3.9厘米,足径4.9厘米。
瓶直口,垂肩,圆腹,腹下渐敛,圈足。内外皆施白釉。外壁白釉上,以珐琅彩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松树苍劲,翠竹挺拔,梅花秀丽,绿叶衬托红花,画笔委婉细腻,此瓶不失为雍正时期官窑的绝美佳器。图案上方墨书“上林苑里春常在”7字,笔法自然流畅。在诗句的上、下方分别用胭脂彩画成印章式款,分为“翔采”、“多古”、“香清”三组。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款。
此瓶造型呈橄榄状,又称“橄榄瓶”,造型秀美,工艺精细,胎体轻薄,似半脱胎。釉质莹润无瑕疵,彩绘纹饰精湛,是清代雍正瓷器中的杰出之作。这件器物是在江西景德镇御窑中烧成瓷胎,解运入宫后,在宫中造办处按照雍正皇帝批复的画样,由珐琅彩画师用珐琅料绘画,再入低温炉中烘烧而成。此器不仅反映出制瓷技艺的精湛也表现了高超的绘画技法。
而清三代生产的珐琅彩瓷器,则被誉为“官窑中的官窑”,物稀价昂,历来深受收藏界,拍卖行青睐。
图为香港苏富比拍卖的清乾隆珐琅彩虞美人碗,估价超2亿港币,2018年10月3日在香港苏富比以1.7亿港币成交。
清乾隆珐琅彩虞美人碗
乾隆珐琅彩虞美人碗口径11.8厘米,器形雅正,弧壁浑圆略撇,胎质细密,均净如雪。从景德镇御窑跋涉上送京师,宫中妙画珐琅彩,外壁写生虞美人,黄自矜持、白怯羞绯、红恃娇纵、紫尚雅风,翠叶间,纤花或含蕾、或盛绽,曲茎摇曳微风中,石半掩、蝶萦绕,渲染描绘细腻如生。另一面墨题明人徐桂〈咏虞美人草〉诗二句,曰:「迎风似逐歌声起,宿雨那经舞袖垂」,既咏虞美人随风起舞之妍姿雅貌,又是借花怀古。诗前有「佳丽」,后添「翠铺」与「霞映」,共红料印三枚。碗心加缀三多瑞果,更显清朗秀逸。足底双方框内蓝料书「乾隆年制」四字宋体款。
珐琅彩,在清宫档案里被称为“瓷胎画珐琅”。是以透明的珐琅釉料在瓷器上绘画装饰的工艺,最早发明画珐琅工艺的应该是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或比,法,荷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
珐琅器最早进入中国并不是瓷胎而是金属胎的,中国人把这种金属胎珐琅器称为“洋瓷”,大约在康熙晚期(五十九年),文献上才出现了“珐琅磁器”的说法。所以一般学者以为大约康熙五十二年后才出现珐琅彩瓷器,当无大误。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乾隆珐琅彩勾莲纹象耳瓶。
清宫雍正二年文献中出现了“白瓷画珐琅”的说法,还有“珐琅霁青盃”,“红地五彩花珐琅碗”,“瓷胎烧金珐琅盖碗”等说法,或称“白磁地珐琅花”“画珐琅芙蓉四寸磁碟”等。图为清乾隆珐琅彩婴戏纹双连瓶。
到雍正十一年文献才开始正式出现“瓷胎画珐琅”这个专用名词,一直沿用到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又有“古月轩”的说法,其实古月轩款多为民国仿清三代珐琅彩瓷器的款识。收藏家不可不知。
康熙晚期珐琅彩属于创烧时期,据说和著名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有关,其实他本人并未参与画珐琅瓷器。康熙珐琅彩一般都为各种色地,少见白地。底款有蓝色,红色,黑色三种料款,还有一种描金款。图为清乾隆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
康熙时期珐琅彩器型多以碗为主,款识则为“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楷书带方框款。
进入雍正一朝,珐琅彩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和康熙款不同的是,此时多见“雍正年制”宋体蓝料款。瓷器开始多见白地彩绘,并且出现了大量的题诗,可见雍正帝的审美品位极高。图为清雍正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
乾隆时期,由于雍正粉彩技术登峰造极,珐琅彩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奢侈品就逐渐被洋彩取代了。所谓“乾隆洋彩”,其实是指带有部分珐琅彩工艺的宫廷御用粉彩瓷。
珐琅彩瓷器由于历史上非常贵重,最初的绘画原料都是进口材料,生产数量极少,目前全世界估计约有500件左右,其中两岸故宫就收藏了400多件,所以零零散散流失海外的清宫珐琅彩瓷器非常珍贵,基本上一出现就以亿元计价,也就极为正常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