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陈公密出其祖隐居先生之书相示。轼闻之,蔡君谟先生之书,如三公被衮冕立玉墀之上。轼亦以为学先生之书,如马文渊所谓学龙伯高之为人也。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东坡题跋 跋陈隐居书
(请手机横屏欣赏)
关于论书
《论书》摘自《东坡集》,包括苏轼《论书》、《论古人书》、《自论书》等论述书法的材料。苏东坡书法自出新意,不囿于成法,不迷信权威,他指出“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强调执笔应该是适宜而无一定的规则,在实的前提下做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挥洒自如,为自己所用。“书初无意于佳乃佳”更是提出了书法创作中大象无形的最高境界,这是直指灵性的高层次的阐发。他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尚意书风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
《论书》由“论书”、“论古人书”和“自论书”等三部分组成。
“论书”篇,开章立旨,提出了书法艺术的必备要素,“书法作品一定要有精神、气韵、骨力、肥瘦、浓淡,五者缺一则不成为书法。”作者认为“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正书是基础,行草是升华。“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揭示了学书之道由正至行草的必然规律。更以“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之比喻,提出“书有二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等独特观点。又如“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等,分析书体真、草、大、小之所难,实为书法品评之创见。并论述书法的“用笔”云:“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欧阳文忠公谓余, 著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方其运笔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揭示了定法与非法、虚与实等辩证关系,为古今执笔论中的一大创见。
“论古人书”所论古人习书与品书,亦多陈己见。描述学书经历均十分精辟。
“自论书”则以为:“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欧阳叔弼云:“子书大似李北海”而“予亦觉其如此,世或以为似徐书者,非也”。又以为:“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稍得意似杨风子,更放似言法华。”皆概述自己作书心得,且揭示了东坡书法“不践古人”而“自出新意”的一大特色,对后世习书者颇多教益。
朱 非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副会长
绍兴市墨趣会名誉会长
绍兴书画社顾问
朱非,1945年出生于浙江绍兴。自幼学书,临池不辍。楷书学欧,行书学二王、赵、董。擅行楷。现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副会长,绍兴市墨趣会名誉会长,绍兴书画社顾问。
朱非书法流连传统,不随时风;运笔老辣、干净。分别在绍兴、宣城、无锡、北京、哈尔滨、萧山、浦江、福州、常熟、温州、通渭、日本等地举办书法展览,并多次为重要景点书写碑文、楹联,颇得行家好评。
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斗门史说》、《斗门之谜》;书法作品有《朱非行书两种》、《春夜宴桃李园序》、《古越龙山碑》、《春山朱墨》、《梦逐晋唐》、《画眉深浅》、《西安都城隍庙碑》、《我写我体》、《兰亭十三跋》、《翰墨书香----朱非、苏士澍金石书法求教展》、《朱非楷书“百年辨志”碑记》、《砚馀集》等。
老师:yihuicang2018 文章来自公众号:艺惠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