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以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请横屏观看)
中华文化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他羡慕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这篇序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当时韩愈34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自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为仕进汲汲奔走,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因此,借送友人李愿归盘谷隐居之机,写下这篇赠序,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
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出三种人:一是“坐于庙朝,进退百官”的达官贵人,二是“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三是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小人。通过对比,对志得意满、穷奢极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之徒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对友人的隐居之志大加赞赏。文章最后一段,用一首古歌的形式和浓郁的抒情笔调,咏叹、赞美、祝福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
韩愈的赠序非常有名,这篇尤为历代称道。苏轼《跋退之送李愿序》一文说:“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以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本文的写作时间比《师说》早一年,风格却大不相同;阅读时可结合这两篇文章各自的写作背景,在内容和写法上做一些比较。
朱 非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副会长
绍兴市墨趣会名誉会长
绍兴书画社顾问
朱非,1945年出生于浙江绍兴。自幼学书,临池不辍。楷书学欧,行书学二王、赵、董。擅行楷。现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副会长,绍兴市墨趣会名誉会长,绍兴书画社顾问。
朱非书法流连传统,不随时风;运笔老辣、干净。分别在绍兴、宣城、无锡、北京、哈尔滨、萧山、浦江、福州、常熟、温州、通渭、日本等地举办书法展览,并多次为重要景点书写碑文、楹联,颇得行家好评。
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斗门史说》、《斗门之谜》;书法作品有《朱非行书两种》、《春夜宴桃李园序》、《古越龙山碑》、《春山朱墨》、《梦逐晋唐》、《画眉深浅》、《西安都城隍庙碑》、《我写我体》、《兰亭十三跋》、《翰墨书香----朱非、苏士澍金石书法求教展》、《朱非楷书“百年辨志”碑记》、《砚馀集》等。
文章来自公众号:艺惠藏 老师微:yihuicang2018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