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道三千,皆由心起

  这红尘万法,皆可达仙台。出世修行自斩往昔,心若明镜,不染尘,却可明心自醒,勿惹风沙,心可固却,将来的路,云烟雾饶都已消散。

EK90Aa8ifF0QyGv57kVE4iwPKHMu2Ti8JrWVwDEq.jpg

  出世自观,天蓝海碧,都是一番心境,人生孤独而走,看着世间在变换,看着这世间桑海沧田,出世虽可修,却不免有一丝难为,来此世间,修得此世的智,有些事物存在即是合理,虽不喜,却也不必一丝不染。

  曾听闻一个故事: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OEFyQ04hCBHHscgwdPKKv9dTUUkVWMJcQ4cMUQNW.jpg

  是啊酒肉皆穿肠过,佛祖却可心中留。生来便是这万丈红尘,出世,所听,所视皆是人间,世在人心之中出世,出的是我们的心,剥离的是我们每一人的尘心。出世不是避世,生到此,我们避无可避。

  入世也可修,尘世,何为尘世,这天地自有尘,何来蒙蔽只有,尘落周身,却也可不染自心,我们越是规避的,却也是我们不敢面对的,曾有地藏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发下宏源,地藏王菩萨亦可入得地狱,我们又怎会惧这人间。

  沈子琪先生也曾笔墨挥洒,出世与入世之竹,这出世之竹,清气自生,这入世之竹,灵秀自敛。

LA9m51cqCHekbRxkuHVKgvRcmwMBQKRyT5twt5fg.jpg

  出世入世皆由心,万丈红尘,一念而扫,风花雪月,由心而叹,高山不胜寒,红尘月依自圆,莫叹人生苦短。

​文/楚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