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水墨画中的竹子,一般都称为写竹,那更能体现中国笔墨之承传画竹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最爱。因为竹子在文化观念上代表气节、高雅、脱俗,也会令人想起“一枝一叶总关”的人文情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使我想到竹林七贤。画竹是文人的最爱。
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有君子之风。画竹的关键在于对竹枝叶的取舍、概括,用笔自然、一气呵成,表现竹的无限生机,浓淡相映、妙趣横生。
我总在想,某位江南才子,孤室夜读,常会见到天上的明月把房前碧竹映到窗上,那就是一幅墨竹图。墨竹的间架结构、竹节的顿挫、叶片的中锋侧锋无不与中国书法相契合。
于是写竹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一种创作冲动,一种心理诉求了。胸有成竹,立竿见影。姜子龙老师的墨竹已成自家风格,从布局到墨色运笔,都精纯而典雅,画如其人。
竹子的精神品格深深地影响了他,姜子龙爱画竹,更希望将竹子的精神发扬光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