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李照东,1954年8月生,广东汕头人。字照公,笔名少侯,息机老者,闲杂草堂主人。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广州画院特聘研究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少从尊翁永芝公习书法,有神童之誉;潮中耆宿佃介眉先生有诗并赞曰:少年能踵晋唐风韵,王铎后未可复见。及长,问学于粤东画坛诸公,悟参赞自然、援书入画之道。自谓学无崖际,画无新旧,所作山水、花鸟,不拘南北之限,畅神而已。
主要出版物:
《李照东书画集》、《雪泥鸿爪•李照东山水丙戌卷》、《法顺风随•李照东卷》、楷书《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国名画家全集当代卷•李照东》、《溪山蕴玉•李照东近作庚寅卷》、《仰答神庥•李照东作品壬辰卷》、《轻寒飞燕影•李照东花鸟作品集》、《随缘行•李照东写生作品集》、《荣宝斋画谱•山水卷》、《荣宝斋画谱•花鸟卷》、《扪涛•李照东百扇集》。
鼎湖观瀑 150×70cm 2015年
渡头余落日 71.5×203.5cm 2014年
结识画家李照东近二十年,最初见面的情景在记忆中已经模糊了,不过,多年来彼此的感情却越来越厚,北京深圳虽相距遥远,可只要见面就能倾心畅谈,所论大多关乎作画心得,谈古论今,不吝褒贬,无所顾虑。对于照东,我很尊重,不仅因为他的画艺卓越,书法超逸,更看重他在艺术上见解独到,我行我素,不跟风变色,为人耿直质朴,不善言辞,不随人俯仰,艺品人品如一,很有些特立独行的风范。令我想起徐悲鸿先生的“独持己见,一意孤行”的座右铭。对于艺术创作来讲,独特性和个性,从来十分难得,因为放弃从众、不与人同、追求自我而独立攀登,是难免风险的。事实上,信念和决心是勇于攀登者必具的,当年齐白石衰年变法,说出了“饿死京华诸君勿念”,黄宾虹讲过:他的艺术,五十年后,必为大家所认可。信念之可贵在于此,
某山某水苍茫外 68×69cm 2016年
气蒸云梦泽 35×70cm 2017年
李照东的艺术才华气质、他在山水画、花鸟画和书法方面的成就,早为画界所知。做为中国画家,照东深知中华文化的崇高价值和担当的使命,在现当代中国画的定位必定是对于传统精神有所坚守有所敬畏,而表达方式、图像面貌有所新变有所发展。多年来,照东的山水画倾向厚重繁密风格一路,毕竟他身处广东,山川植被浓郁丰富,故其画风既有岭南生动写实特点,更近黄宾虹注重笔墨审美、浑厚华滋一派。照东自幼娴习书法,精于用笔,顿挫飞扬,体会很深,对其领悟中国画的笔墨精神极有助力,黄宾虹论画最重笔墨,有言:“画之章法,重在笔墨。章法屡改,笔墨不移。不移者精神,而屡改者面貌”,此论十分精辟。自古至今,画之章法面貌,代有不同,而笔墨精神从未消失。此外,“外师造化”“师法自然”是画家灵感源泉,亦是必守原则,据此二端,激发创作个性,则中国画生命将永无穷尽。观照东新作,墨彩缤纷,视觉张力更形恣肆磅礴,而画面之中,溪谷幽深,流水潺湲,屋宇聚散,情趣盎然,足见画家章法安排,深得“造境”之妙。照东这次个人画展,题为“妙合化权”出自宋代黄修复《益州名画录》:“大凡画艺,应物象形,其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我理解其大意是神思与物象的协调、即主观创造与自然物象的妙合无碍而变化通神。当然,这也是中国画家们追求的至高境界。
秋在云端 34.5×70.5cm 2017年
太白诗意 34.5×70.5cm 2017年
前人谓:艺无止境。多年来注意到照东努力读书,研读画论,关注文史哲乃至涉猎佛学,深思有得,艺进于道。所以在绘画、书法上,时有进境,日臻佳善,令人叹赏。我深信以照东的天分、才情、积学、勤奋,更加中国人的智慧和高尚人品,其今后攀登高峰之途,正未可限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