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易经与生命医学思维

二、易经与生命、医学、思维
刘晓林
 
    万物生命,究其本质是宇宙间物质和能量相互运动的结果、阴阳交合的结果,它来源于宇宙。因此,生命受制于时空。具体生命开始的瞬间,阴(形体、物质结构)的部分初步形成且完好无损而阳(能量、功能属性)尚未出现。此时的生命状态称之为“纯真之体”,因只有“进”没有“出”(消耗)。随时空变化生命而变化,即具体的个体生命随宇宙阴阳的变化而变化。在生命的中期会出现唯一的一次阴阳平衡(中国当代易学大家王以雍先生称之为“时间中道”),随后阴降阳升直至生命结束。(生命结束时,阴耗尽全部转化为阳、构成生命的物质转化成能量重新回归宇宙。)
 
    生命的变化标志有二:时间与空间。两者相比,时间对于生命尤其重要。因此控制生命需控制时间。而对于整个宇宙来讲,自然时间是不可控的。它在无声无息的前进,它在无声无息的流淌。这样以来如何控制时间?对于生命,时间同时包括了自然时间与生理时间(也可以理解为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人间一日,天上十年。”说明了自然时间与生理时间相互间的奥妙关系:当生命个体内部的生理时间放慢速度时,自然时间对生命的影响是不大的。换言,当一个人能够做到“个人小世界”的极度平衡与和谐时,其“阳”的消耗是微乎其微的。此时“宇宙大世界”对“个人小世界”的影响也降至最低,可以说“个人小世界”已经几乎处于“完全独立”状态可以自行运转了。如此的境界(自然时间远小于生理时间)是对“神仙”而言,对于我们常人则不然,其自然时间与生理时间是相等的。当然也不排除另外的少数:自然时间远大于生理时间的现象发生,比如历史传说中伍子胥过关一晚白发。这就是典型的“个人小世界”极度不平衡、不和谐造成的。(人心情舒畅与心情焦躁时“阳”的消耗是不同的,生理时钟的运转也是不同的。)综述,延长生命的有效途径便是延长生理时间,控制个体内部“阳”的消耗。此外,延寿亦需要生命个体与空间(环境)的“和平共处”,我们平时所讲的适应环境就是这个道理。(此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阴成形,阳化气。”“阴为体,阳为用。”“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这是中医学普遍的共识。对于西医而言,其相对更偏重局部的精确性,更注重对症下药。无论中医的宏观调节还是西医的微观把控,它们在实施治疗时都把“阴阳平衡”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易经》的核心是“阴阳”,宇宙的核心也是“阴阳”。但《易经》永远不可替代宇宙,因为《易经》的产生,是宇宙中的“特殊物”人对宇宙“仰观俯察,近取远索”(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索诸物。)的结果,主观岂能穷尽客观?人类认识无尽和相对性是永恒的,《易经》作为人类的智慧也有其未及!
 
    “阴阳平衡,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断。”我想略谈一下医学中的难题:癌症。人的体内环境由“酸碱环境”共同营造而成,健康人体内呈碱性或弱酸性,而癌症患者体内则呈酸性或强酸性。对于一般的细胞来讲,在酸性环境中是难以生存的,而癌细胞则不同;它如同极少数一部分生命力顽强的物种,要想活下来怎么办?适应环境。如此以来一部分本该在酸性环境中死亡的细胞因发生了变异(适应环境的结果),从而成为了癌细胞。癌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隐蔽性强,这对医学来讲是极大的障碍:不能精确且易误杀其他细胞。通常的化疗等手段可以一时生效,但长久贻误!癌症之所以被称之为“绝症”就在于我们在力求平衡时却破坏了平衡。因此,解决癌症的根本途径便是使得精神的“阴阳”(认识心态)与物质的“阴阳”(体内酸碱环境)重新恢复平衡状态。
 
    思维的存在是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这里我们要感谢神秘的“阴阳”。“阴阳”的存在使得你我在刚降生人间时便或多或少有了思维。至于阴阳在宇宙存在了多少?阴阳从何而来?阴阳为何制约万物?这与宇宙的诞生、无中生有的无由什么所生同样棘手!大致的思考便是:世间万物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只要“跳”出了A(比如阴),那么势必就会衍生出一系列的B、C、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由觉性与理性构成。觉性主要包括直觉、具象、体验,最后形成形象思维。理性主要包括意象、推理、实验,最后形成抽象思维。《易经》认为觉性属阴,理性属阳。觉性与理性的交合构成了思维的全部。(交合的最大值即灵感
 
    如若按照另外的标准则可将人类思维(的内容)分为知识与智慧。有人认为知识是人类对以往认识的积累,智慧则是人类对未来认识的开启。我认为不尽皆然,我们可以大略这样想:知识主要是术,智慧主要是法,术法有重合之处。法生术,故术无穷。然法有几何?其未能明论!也可以这样说人类智慧没有穷尽,而知识在某一阶段会有穷尽、一定的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知识在不断增加,而智慧的“量”与“质”却不是成正比的。进一步说,人类智慧的增加在人类发展的某一阶段会极其缓慢甚至出现“断层”,换言智慧的增加比知识的增加要缓慢的多。可以这样讲,我们人类发展至今的智慧比人类发展的中期增加了没有多少!
 
     惠能讲:“法无顿渐,人有迟疾。”又说:“无念、无象、无住。”(“无念”是主观意念不出,“无象”是客观形象不入、“无住”是不留恋任何对象。三无的核心是无念。)前者好理解,后者“三无”怎么可能呢?如此来言(诠释)本身就是有念、有象、有住,当打哲人惠能三大板!人差异性的存在及纯粹性的不存在使得你我思维不同,思维的不同导致了你我一系列的不同。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了你我各自履行着自己的人生轨迹。“特殊”的你我失去了自己的轨迹,成了他人的影子,与没有来过世间无异。这一切都是主客变化(阴阳交合)的结果。神秘玄妙的阴阳它存在于宇宙,使得宇宙万物得以生成衰荣,你我却无法确指它是什么?
  
(刘晓林:《论易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第三部分易经对人类文化的“指导”与影响第二节)

作者:刘晓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