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佛手》妙题
刘晓林
白石老人喜欢画佛手,自然而成,参差有序。好画可以不题,也可以题;而后者殊难,稍有失手便“化为乌有”。题画有两点不可绕过,书法与诗词。(两点书者另文详述)今日,我想就一个例来略谈先生在画中题诗中所体现出的艺术心路历程。
1917年他在《画佛手柑》的诗中写道:“买地常思筑佛堂,同龛弥勒已商量。劝余长作拈花笑,待到他年手自香。”在80多岁所画的《佛手》中他又题:“买地常思筑佛堂,同龛弥勒未荒唐。可知微笑拈花惯,直到如今手尚香。”我们能够看出,齐璜早年似乎已经在内心中给自己定了目标要“待到他年手自香”。同时,我们也不难体会到他的高度自知,要想“手香”又怎能少得了“长作拈花笑”呢?几十年后,他在艺术上可以做到心手相应了,可以做到挥斥自如了;这时,他可能在某一天又翻出了以前的画作,看到了以前的题画诗——再来一幅吧!已经微笑拈花惯的老人,画毕甚至未画早已是香盈齐璜的“佛手”了!
即使世间的不二天才,其双脚在大多数时候仍需扎根于大地之上。齐白石先生的《佛手》妙题即为例证。
作者:刘晓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