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2年4月27日,艺术家刘力国个展“贩卖想象”在北京798艺术区杨-艺术中心举办了开幕仪式。此次展览刘力国给观众带来了油画和雕塑两类作品。
刘力国是一个非常关心社会和现代人精神的艺术家。虽然展出的油画作品不少,但是刘力国表示自己其实不喜欢架上油画,因为它束缚了艺术家对社会现象的艺术思考,因此,他做了许多雕塑,甚至其艺术创作还涉及装置,行为,戏剧等等。思考得多,艺术形式不受限制,是刘力国给记者带来的直观感受。艺术只是刘力国进行思考和其观点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此,他认为艺术的意义并不在于技巧有多好,颜色有多棒,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艺术作品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
刘力国对将其作品称为艳俗艺术并不表示反感,他认为他的作品就是表达着一种迷失在消费社会的当今中国形式的“自我”。艳俗艺术作为一种艺术符号,被刘力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他认为艺术家都希望作品有个人符号,而且越典型越好,符号化是那个时代(上世纪90年代)的痕迹。
刘力国的作品风格上保留了80年代的一些现代主义特征,也受到了90年代初波普化表达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流行和民俗都被淋漓精致地加倍放大,灵感来自社会发展的一种精神性的投资。刘力国寻求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前卫变化而且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一系列陶瓷屁股形状的雕塑作品中就已表达消费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和文化的超凡脱俗的活力之间存在的两重性和悖论。刘力国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是他当今艺术风格形成的一个因素,在他看来,传统中也有很好的东西,在创作中,他希望放弃那种极端的态度,给人一种诙谐、调侃、喜气洋洋的感觉,希望在诙谐、调侃的氛围下给予一些善意的提示。
展览名称和主题“贩卖想象”一词,带有调侃的意味,“贩卖”也是现代社会人群的一种消费的现象,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拿来买卖,这次的油画作品就有很多想象的成分,如成群的熊猫出现在类似故宫的古建筑中、未来世界中等等。至于艺术家为何一直沿用艳俗艺术的表达方式,刘力国认为“‘艳俗艺术’已经过去了,它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和过去不一样,那时的艺术偏向于潮流,但今天的艺术充满了太多的可能性。当然,这里确实有风险,一个新东西的被认可需要一个时间,一个过程,但我喜欢这样,愿意这么去做。”
作者:刘力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