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汴京官窑

DSC_9207.JPGDSC_9209.JPGDSC_9211.JPG10051003543e98190bb78f6af8_mI0wLtQoTptj.jpg


MAT1623_03_1280.JPG

MAT1623_04_1280.JPG

Capture.JPG
  就原料而论,“黑胎”坯料,汴京颇丰,谓之“澄泥”,黄河千年沉淀“渍泥”也,可制砚,名曰“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三石一陶”,高温成瓷,低温为陶,性能绝佳,烧制窑器,施薄釉,呈“紫口铁足”,初则,署“汴京官窑”款,因尚无“击碎掩埋”制度,拣退,出卖,不雅,后不再署款,若有必要,直接补刻殿堂款,如“奉华”之类。所谓“刻款”,非自“官窑”始,民间“供御瓷”,向由“东西窑务”“典御官”指定“待诏供御”烧造,可“搭烧”民用瓷,为有所区别,“供御瓷”署“官”字款或“内府”款,烧成,“御拣”,若发现无款但合意者,补刻款,一并呈送京师,进奉宫中,落选者,窑主自行出售。“宋柴”独无“拣退”、“出卖”之虞,皆直接署款,印、刻、阴、阳,无所不有。
    “白胎”坯料,汴京绝无,但因水运便利,却不难获取,是时,“水力破碎瓷石”工艺业已成熟,所制坯料白度极高,“饶”料为最,余稍次之,称“白不子”,用以烧制窑器,类银,如玉,诗云,“政和官焙来何处,君后晴窗欣共煮。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度,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石门文字禅》)元代马祖常亦曰,“贡篚银貂金作籍,官窑瓷器玉为泥”,佐以“玛瑙末入釉”,开片状如“云母”,粼粼如冰,层层相叠,多达七、八层,遇水则融,水干则现,辅以金丝铁线,益美,堪称“汝官”,乾隆诗云,“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已孤,色自粉青混火器,纹犹蟮血裂冰肤。”...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