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转)考古学的方法论及其类型学
以地层学为主要内容的田野考古学,是整个考古学的研究基础。室内研究对田野考古取回的标本要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理,包括编目、登记、照相、绘图、制卡等一系列工作。为了进一步了解遗物的相对年代和文化属性,有必要进行类型学研究;而为了获取更多和更加精确的信息,还要尽可能地进行一系列测试与分析。
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又称标型学,有时称器物形态学,是专门研究遗迹、遗物或器物花纹形态变化规律的科学。考古学研究的实物遗存总是具有一定的形态,而任何实物遗存的形态总是有一个发生、发展(形态上局部的变化)和消亡(完全消失或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类型学通常根据遗物所处的地层进行反复排比,以获知其形态演化的规律,借以推知其相对年代。还可以通过同一时期内不同遗址器物的比较研究,了解不同地区间文化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标本的测试分析主要包括3个方面 :①各种器物的成分、制作工艺、物理化学性能和使用功能的研究;②人骨(有时是整个人体)和各种动植物标本的鉴定与测量;③年代学的测定与研究。
考古年代学要解决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问题。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孰早孰晚,一般由地层学和类型学研究来确定。绝对年代是指以太阳年为单位的计年法。20世纪50年代后,已经陆续发展起许多测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碳-14测年法。各种方法测量精度和可测年代幅度也有差别,但都可提供一个大致的年代数值,大大方便了文化谱系的研究和不同谱系间的比较研究。
作者:lliudw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