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远:往事今日

往事今日

 

文:王远

 

 

回忆起那年,留学访问俄罗斯一年结束,终于可以在2005931日由莫斯科乘坐中国的东航回到久别的上海,那一刻,好像现在回忆起来却比当初感觉清晰,恍如就发生在昨天、、、

 

由于当时回国的日程安排的有点匆忙,所以,感觉有点迟疑也有点纳闷的幸福。

一年的俄罗斯生活无法言说,从莫斯科登上我们的东航飞机开始吧!

在莫斯科机场上了东航飞机,那就是感觉回到了我久已熟悉的家——上海。

匆忙找到了我的座位,坐在旁边的是个中国人——一个年轻人,像是在俄的留学生暂时回中国的样子,我友好的向他做了个微笑,表示礼貌,但是,他的回应是那么熟悉的一种冷漠。我已习惯了在俄罗斯的这种状态,可是我忘了。

放好东西坐在位置上就等飞机起飞了。随意地拿了位置前插着的杂志翻看,一眼就看到我的介绍:我在俄罗斯的故事及展览情况、、、这种难忘的喜悦和回家的召唤,比我以后上央视和人民日报、新华社、、、都来的激动无比。此时,很想把杂志给旁边的中国人看一下,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估计在近十个小时的飞行中,他肯定会翻看他座位前的东航杂志,但是我的估计是错的,他睡着了、、、

 

回到上海,眼前依旧是灰色的——看世界。很奇怪,这种状态已有大半年了,可能是俄罗斯漫长且昏暗冰冷的冬天气息渗透进了我的血液,影响到了我的视觉?

特地去了趟淮海路,那是我离开俄罗斯之前在圣彼得堡策划的最后一个展览——1920年《俄罗斯人在上海》图片展——当时俄罗斯人被迫来到容纳他们的且常活动的地方——上海——淮海路。

不能待得太久,印象中的淮海路居然也变得幻影幻象仍然是灰色的、、、

回家的路上看到很多熟悉的街景就想起陈逸飞拍过的一个电影《逃亡上海》,讲的是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其实,陈先生也不一定知道很多犹太人当初逃亡上海的有很多不全是以色列人,其中有一部分是俄罗斯的犹太人、、、

很是惋惜,在我留学期间陈先生不幸过世。虽与陈逸飞先生见过不多的几次面,但每次与其交流都会感到他身上有一种魅力。人们都知道他入行是油画而且对俄罗斯油画有着无限的敬仰,但是,在我留学访问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期间,我所遇到的俄罗斯艺术家,仅以我的理解几乎没有一个能与陈逸飞先生在艺术和人格上相比较。这种差异,不管是有名或没名的俄罗斯艺术家,不管是艺术成就如何卓然,但是,俄罗斯艺术家大多就只是个艺术家。当然,俄罗斯如今的现实主义艺术也不能与当时的俄罗斯巡回画派相比也是一个原因。我所说的不如陈先生,还并非只指油画造诣方面的。陈逸飞先生在当时的中国历史时期其艺术成就和对社会多方面的影响让艺术感染了缺乏艺术气息的蒙昧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艺术和艺术家在社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些众人皆知的光辉事迹也足以傲视群雄了。我想说的陈先生身上的还有另一种气质,这种气质我们今天仍然还很缺乏。陈逸飞先生一贯地不紧不慢的、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活细节和对大视觉艺术概念的苛刻追求是他生命的另一种高贵气质。我没有看到陈先生一次是不修边幅的在公众场合露面也没有一次看见过他为什么事着急过。曾经看见他对上海的城市的无序规划建设而使得市中心高楼太多担忧过,曾对中国人不懂打扮、不懂礼貌、不够从容自信担忧过。但是这些担忧仍然是以温文尔雅的姿态来表述的,并且以自己的行动尽可能地去改变去说去做去感染大家。

现在,中国人牢骚很多,动不动就谩骂、讥讽。我想,这点包括我和大家都应像陈逸飞先生学习,说人不如先正己。

有人不了解陈逸飞的话或许还认为他有点虚伪。其实我对假儒雅也是很厌恶的,但陈逸飞不是,只要看一看他在艺术领域里不依不饶地做了什么?对后人有无启发和帮助就不会产生误解了!可惜生命璀璨的就此戛然而止,但是,了结的美丽、干净毫不拖泥带水。

想起,当年痛失奥运射击冠军的王义夫,一生就拼命地奔着金牌以至于昏到在比赛现场,实在是不美,拿到了冠军也不好看。

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自认为人生的关键时刻,但是,不能没有风度吧!实力也不是靠失态换来的。不因为我是上海出生的就举上海的例子实在是刘翔和姚明太出名了,看一看他们的神情,每次关键时刻都显得从容又不失自信,你看不到那种穷凶极恶的样子,但是依然有雄霸天下的能力。我想,在体育行业,对我们过去和现在来说都是一个并不文雅的行当,如今居然也表现得如此优雅、好看,那么艺术行业应该是更不用说的事了!

一个自编笑话,如果把饭当成一件事情的话:张飞、林冲、陈逸飞一起在吃饭。张飞光着膀子狼吞虎咽的把饭吃下了,林冲带着压抑愤懑的心情也把饭吃光了,陈逸飞却穿着得体、优雅地慢慢地边品味着食物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也把饭吃完了、、、

 

就此打住,到家了。路上感想了这么多,还是回到现实生活吧!

 

回到家,女儿已经长高了一点,有点对我陌生。不过几天就和谐了,小孩嘛!

那些天经常与家人在一起,好几个电视频道里播放着一个正当红的不男不女的李宇春。我可是刚知道这个2005年的风云人物,就问女儿她是谁啊?长的和唱的这么差!我女儿就不答应了,居然打了我一个耳光。从那时起我才真正知道什么叫时尚,什么叫粉丝。

现在我女儿又长大了一点,如今,李宇春对她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犹太人也不需要逃亡到上海了!陈逸飞先生也已去世整五年了!我也完好无损的回国缓过神了!李宇春红了现在又不红了!我的女儿如今又长大了、、、今天!

 

 

谨以此文纪念上海艺术家陈逸飞先生过世五周年!

 

 

2010-4-10 上海

 

 

作者:王远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