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兵马俑不必多说,世界第八大奇迹,3000年前中华文明遗迹自然叫人神往。但是书院门的名声远播却让许多人甚是不解,不足600米的两条小街何以让人流连忘返?美国前总统到中国陕西后,曾经点名要去逛书院门。
记者数次到西安,几乎每次都要到书院门走一遭,感觉每次都有新收获。
2日,记者陪着省委宣传部的陈光军处长再次走进了书院门。一迈进明清风格的街里,浓郁的古风扑面而来,两边鳞次栉比地集中了碑帖拓片、名人字画、印章印谱、文房四宝等一百多家店铺。陕西户县农民画、西洋油画、贾平凹书法、陕西剪纸、十大怪、泥人泥朔,西北皮影……记者一行仿佛在民间艺术的海洋里徜徉,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西洋的也有民族的,有小众的也有草根的。各取所需,不一而足。不少书法家和画家在街面现场挥笔泼墨,引得不少中外游人驻足围观。
随意问了问价格,高的有贾平凹书法,一万八,低的民间剪纸“陕西十大怪”,才十快钱,一个泥朔薰只要五块钱。见着合适的,我们也收罗了几件字画,准备当作纪念品送给友人。
记者一行边走边看,不免深以为憾:为何湖北省没有让人趋之若骛的鄂版“书院门”?
据记者所知,武汉市内的文物市场主要散落在黄鹤楼、归元寺、磨山、香港路、徐东路等几个地方。但是零零散散,多不成气候。让人倍感别扭的是,在徐东、归元寺等几个市场里,建设门面是在现代的,但里面出售的却是古玩,走进当中,不免让人产生时空错乱的感觉。
听西安的友人说,书院门一条街之所以成功,既是各种市场要素自然聚集的结果外,更是人工造势的结晶。除了得益于西安的悠久历史外,更源于政府的高起点规划和多年以来的一张蓝图画到底的坚持。
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按照仿古风格打造书院门一带的所有街区,让人一走进书院门就像走进了历史。
一度,因为文化市场不景气,有人提议将市场内的门面向其它领域开放,但都被当地政府拒绝,多年来,书院门一直咬定文化不放松,最终成就全国最知名的文化市场。
听着友人的介绍,记者不禁想起一桩不成熟的愿望:在武昌区的东湖路与东亭路之间,云集了省内主要的文化单位:省文化厅、省博物馆、省艺术馆、省文联、省作协、湖北日报社、省新闻出版局、省新闻出版局……何妨以此借势、造势,在此区域内规划建设湖北版“文书院”仿古文化市场一条街呢?!如果能成真,那真是湖北文化的幸事!(荆楚网记者柯冬林、朱习芳)
作者:方人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