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应该是感人的,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

  与老师相识已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他的淳朴,谦逊,与对艺术的执着。只要与他接触的人都会深刻的感受到。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更是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感恩与对万物的爱。他所画的画就像他人一样,是那么的有感染力,那么的让人请亲切。
      现在的社会,人越是缺少啥的人越是喜欢显摆啥。可在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道”。在我们年轻的这一代人,真应该学着“沉”。年轻的我们多少是轻浮躁动的。时间或许会让一个人得到磨练变得“沉”。但有时候真的需要一种“榜样”——或许是信念,或许是心中的那个“偶像”。
       想用什么很好的文采来赞美老师,我找不到什么语言。对于老师我心存感恩。那是一种敬仰,敬佩那种对艺术对生活的感怀。他就像一本很吸引我的书,一直想都懂的书。书里面充满了智慧与爱。
      一位优秀的画家总是表现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表现沉淀在心灵深处最敏感的那部分,表现属于自己的别人无法替代的思考,让读者在熟悉的事物中产生惊异之感。张老师的作品就是如此。
        曾有报道这样说过“ 大西北的汉子,对于这个浮躁的年代,有他独特的看法与艺术行为。他有着自己坚定不移的人生观和艺术思想。他不是现代时尚风潮中的追钱逐利者,他是一位踏踏实实的美的创造者。张万凌的艺术追求是摒弃了喧闹的朴实,更是将现代文化的华丽置于一边的沉稳,是对于无痛呻吟之流们刻意制作的雅艺术的挑战者。在张万凌的心中,美不是一个概念,更不是一个表层 化的符号,美是生活中最动人的东西,它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尊严与价值。美不需要理由。美就是理由。”这是最形象贴切的了。 
       他是生活的精灵。大西北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触动着 他敏感的心灵。任何一曲在家乡天空飘扬的西北小曲,任何一位农夫随了老黄牛从土岗背后走过来的身影,一抹枯山、一线流水、几株秋树都是他表现的题材。。。。。。。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总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用在这位对生活热爱,心里总是怀有感恩的画家身上是那么的贴切。。。。
                         看了这下面这个报道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回归心愿之乡

以表现西部山川人物见长的油画家张万凌通过作品传递给我的第一眼信息,就是他对故乡陇东难以割舍的眷恋,后来他的自叙强化了我的判断。他说:“我告别了喧嚣的城市,去寻找和拣拾那份已经疏离的情感和记忆。我必须为心灵寻找新的栖息地。”张万凌在寻找自己的心愿之乡,他找到了,他的艺术也就有了根和养料。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疏离之后的回归,使张万凌的视角变得与众不同。与众多表现西部山川的画家不同,张万凌不是一个外来者,需要在风景面前揣摩、审视、欣赏,表现它新奇的一面。也不是一个一生系于土地的乡亲,因为熟视而陌生了身边的美。他是一个农民之子,天生就与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童年的记忆成为他心里挥之不去的印迹。这种身在其外、心在其内的观照,使张万凌笔下的西部风景自然地涌现出平和、朴素与宽厚的气质,有了一种异乎他人的沉着、透彻、安谧,甚至悲怆和欣悦的欣赏感受。

  没有宣言,没有观念,张万凌的画里却有着信念和理想的光照。比如他的《北方冬日》系列,没有太多技巧的炫耀,没有太多色彩的渲染,没有太多观念的附着,张万凌用了一种最直接、最平铺直叙的方式表达着他的所见所思所想。画面中若有若无的一丝暖色总让我们在萧瑟和空寂中感到生命的律动和自然的生机。这种最朴素的表达正好与他身在的土地达到了默契的融合,成就了张万凌油画最可贵的品质:即与土地的一种亲密关系。

  这种关系不是印象式的景致,不是旅行游记的记忆,不是猎奇新鲜的感受,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生存在现场的倾诉和呐喊。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张万凌所在的生存之地,它选择了画家,并通过他的画笔和思考开始发言。

  如果说,张万凌笔下的风景更多表现的是他与土地的轻松关系,那么,我们在他的人物画中,就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悲欢和时间的冷暖。这种沉重的感受并不是张万凌刻意的表现,只是因为他笔下的人物本身就如同脚下的土地,积蓄了千年的时光和文化的传递,自然而然就会生出这如许的苦味。比如他的《细腰老农》、《蝉躁时节》等作品,是他从现实生活中摆脱了苦涩、悲凉和无奈,撷取了愉悦温馨的回忆所创作出来的。这一切都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让我们的精神受到震动。这是美吗?这是生活吗?这是北方的地域特色吗?张万凌在追问:“在它面前,我多少次问自己,作为土地的子民,我们究竟对它有多少的认知?许多时候,我真正面对它的时候,竟会失语和不知所措。”

  张万凌曾在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原作前长久的伫立,那一刻,他被艺术的光辉所笼罩和感动,他看到了自己的心愿之乡。

作者:梦醒时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