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方法 。1)美是一种基于人性的普遍真理。发现美,是一种感性直观,不靠知识、思辨、推理、归纳的方法。2)艺术的表达,是一种技术,需要学习、研究、思考。
面对好风景,人人都能感受到美,程度不同而已。能用语言表达出微妙的感受,这就是语言艺术。
有些人对感觉直观有天赋,可以成为鉴赏家。有些人对表达技术有天赋,可以成为高超的工匠。两者结合,才能成为好的艺术家。
不动脑子的儿童,能画出大人们都认为很美的画作。可见,艺术不需要动脑子,不需要知识、思辨、分析、逻辑之类。需要的是赤子之心、热情。
但是儿童的绘画,得不到比较高的艺术境界、层次。单纯的儿童和历经沧桑的老人,对事物的直观感受、内心活动,是不同的。
善于画画的孩子,画的都是源于现实生活。1)形式美。绘画的形式趣味和现实生活的结合,产生了令人愉悦的美。2)情感表达(宣泄),比如画妈妈、画同学。
不擅于画画的人,1)对形式美,没有感觉。也就没有兴趣。2)对现实生活缺乏情感,没有情感表达的动力。他们也许对科学实验更感兴趣。
也有一些闭塞、没上过学的老奶奶、农村剪纸、民间艺人,甚至精神病人,能作出被世人公认的艺术作品。甚至超越学院专家。可见,艺术与人的内心、情感、精神有关,与知识、学养、品德无关。
人要避免知识、逻辑、思维习惯的阻碍,才能进入艺术的逻辑。回到儿童的观看方式,审美方式。才能发现原始的、清晰的美。世界之美,被艺术史编码、过滤,我们只看到样品,而看不到原始的、干净的、真实的世界。
电脑CG,插画,脱离了正统的美术史。回到单纯的原始感觉,于是,创造出许多被大众喜欢的美的东西。比如动漫。学院派艺术,太看重知识,把艺术当普通的学
问,往往容易走向腐朽。摇滚乐,爵士乐,hip hop,是因为民间、街头的人,脱离了系统知识,又有强烈的现实生活感受,就具备了发生艺术的条件。
。因此,评价艺术作品的好坏,也不能靠理论、经验、思辨。也要凭纯净的感性直观。
可见,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困难和障碍就在于,清除知识,明心见性。无法而法,损之又损。回到初心。
现实的艺术
。艺术作品,只与具体可感知的对象有关。牵扯到历史、观念、思想、实用性等,都不是艺术的本分。艺术要求具体的、可感知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可以说,艺术的本质是“现实主义”的。
只有落实在纯粹的具体感知,不夹杂观念、知识、文化、历史等,艺术作品才能成为可以被所有人直接欣赏,并且达到普遍公认的“美”。
作者:z731747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