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黄花梨的分类和鉴识(三)

      黄花梨按地域分类,那就是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之分,这是大概念。就像现在的越黄以及非洲和南美的黄一样,虽都往黄字上靠,但因地区差异,气候差异,经纬度的不同,在质量上也就会有很大的区别。也许是因为区域的大概念下涵盖着不能改变的小慨念,那就是黄花梨的密度、质地、油性、色差。这四要素是区别各地所产黄花梨的关键。  

      海南岛东部的黄花梨论密度、质地、油性、色差都逊色于西部的黄花梨,要是和现在的越南东海岸的黄花梨相比,有的都逊色!
       东部黄花梨在清中期就以被乱砍乱伐殆尽,所能见到的东部黄花梨实物故宫里有一百多件,也曾出版过一本《你应该知道的130件》,这一百多件明清时期的黄花梨家具,要是搬出故宫以外的任何地方,不一定就有人敢认出是黄花梨,干巴巴的,就像草花梨一样,但内行的人就能看出有草花梨不具有的纹理和密度。大都是海南岛东部的黄花梨。
       东部的黄花梨属于糠格,“格”是指木材的心材部分,木材有心材的属于格木,这种有心的木材大都是红木类居多,没有心材的属于杂木,就是昂贵的楠木类也是没有心材的杂木类。
     “糠格”,一个“糠”字就把海南岛东部的黄花梨降低了质量、分量,从密度上来讲,就会轻!
     “油格”指的是海南岛西部的黄花梨,一糠一油也就将东、西两地的黄花梨的质地分割的一清二楚。就是故宫里那130件你应该知道的黄花梨家具,有的质地粗疏,看上去会让你不敢相信是海南岛的黄花梨木做的,还是真正的明清时期的遗物。
       我观察了那些“粗疏”的黄花梨家具很久,也琢磨了很久,一直在想这是不是黄花梨的?问自己,也在向专家们的书本寻找解题,但没有那一位专家理性而又客观的说明过。不少书是“大而化之”,也让你看的是一头雾水!
       一天在路边散步,看见倒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从树头看到树尾,又从树根看到树梢,看着看着居然想到黄花梨树,从树梢再往下看时,心里一亮,似乎明白了那些“粗疏”的黄花梨明清家具的原委----

作者:陶勤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