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保利博物馆.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五)3

   保利博物馆.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五)3

        展览时间:2012年4月23日——5月3日

由辽宁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的前四届“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

 本次展出的展品汇聚了公私双方的珍藏,从这些艺术藏品特色来看,整个展览是将其既放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下观照,又能反映隐藏于其中的绘画史的发展脉络。其中,辽宁省博物馆倾力提供的千年书画精品,计有:马和之的《毛诗陈风图》、传为郭熙的《溪山行旅图》、传为李唐的《松湖钓隐图》、赵孟頫的《行书波罗蜜多心经》、张雨的《行书跋名人仿王蒙兰亭图》、明代王绂的《湖山书屋图》、沈周的《千人石夜游图》、清代的王铎的《行书临唐太宗帖》、华嵒的《噉荔图》、何绍基的《临汉张迁碑》等十件国宝。

 

  南宋宫廷画师马和之的《毛诗•陈风图》,绘《诗经》中陈国十图,以兰叶描、蚂蝗描作人物、山水、庭园、建筑,笔笔灵活,拖尾有董其昌长跋,定为真迹,乃其座师韩逢禧旧藏。董其昌为明书画鉴定之权威,照理是一言九鼎,但本图技法都显示出与马和之标准画作《唐风图》多少有些出入,不尽一致,当为南宋画院高手复制之作。马和之,杭州人,绍兴中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画风别具面貌,被誉为宋代的“吴道子”。马氏传世之代表作,今天人们一致推崇的是他笔下的《诗经图》若干卷,由宋高宗赵构书诗篇,马和之据诗的内容制图,传为艺林中佳话。

 

   本次参展的作品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璨若星河,亮点频出。展览共分为清宫旧藏、山川意象、文士情怀三大部分。

 

   清宫旧藏部分有雍正皇帝的书法、嘉庆皇帝的御笔书法、乾隆皇帝的《书画合璧四友图》、董邦达的《雷峰西照》、董邦达的《天寒有鹤守梅花图》、董邦达的《秋山草堂图》、弘旿的《翠屏云繍》等等。

 

   文征明的山水长卷,为典型的“细文山水”画作长卷,上有清宫藏印累累,曾是清宫旧藏,并见于《石渠宝笈》著录。

 

山川意象部分有明清二代的山水画作,精彩绝伦,也是本次展览的一个重点和看点。

 

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岛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在艺术流派方面,涌现出众多以地区为中心、或以风格相区别的绘画派系。在师承方面,主要有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以及发展文人画传统的吴门派和松江派、苏松派等两大派系。在画法方面,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勃兴,成就显著。人物画也出现了变形人物、墨骨敷彩肖像等独特的新面貌。明清二代文人画家的绘画笔法与墨法心情语境独特,是一种精神内涵直通有感者的绘画心绪,并寄托于图式中线条和墨韵的浓淡变化,形成无与伦比的墨法笔意。

 

此次参展的有王绂的《临曹云西寒汀高树图》、沈周的《渔沙茅屋图》、文徵明的《吴中十二景卷》、文嘉的《山水》、仇英的《春郊人骑图》《上林图卷》和《松下论道图》、唐寅的《山水》、董其昌的《董文敏书画合卷》、蓝瑛《山水》、项圣谟《烟寺钟声图》、陈焕的《长卷》书画合卷等等,

 

清代的山水画是十分发达的画科,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其中占居主导地位的是重视笔墨情趣的文人山水画。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注重画格,提倡摹古,以表现古典风格为重要题材,他们的画风被清廷视为“正统”山水。王时敏、王原祁为首的娄东派、王翚为首的虞山派,是清代最有影响的画派,而娄东派更是风靡朝野,许多著名的宫廷画家,如唐岱、董邦达、张宗苍等等都是娄东派重要画家。

 

清初“四僧”等人的写意山水也别具一格,如八大山人的山水画抒发个性,寄情于笔墨。另以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重视技法和视觉美感的表现,雅俗共赏。查士标等“新安派”画家、梅清等黄山派画家,精研笔法,兼师造化,画品清逸,多有新意。乾嘉以后,有张崟为代表的“镇江派”、罗牧为首的“江西派”……等诸多画派,各有特点和成就。在清代依然还可以看到明代吴门派、武林派的余韵。如此次展出的有程遂的《书画合卷》、梅清的《山水卷》、王鉴的《摹董源山水》、査士标的《山水》、陈字的《和靖探梅》、李寅的《秋山红叶图》、王概《红叶飞泉图》、袁耀《紫府仙居图》、石溪的《江山卧游图》、王时敏的《拟黄公望溪山雨意图》、王翚的《万山烟霭图卷》、龚贤的《南山春景》、戴熙的《山水册》等等。

 

文士情怀部分主要是明清二代文人士大夫的花鸟作品、书法作品。

 

此次展出的有唐寅的《经史摩挲图》、吴彬的《梅竹雪鸟图》、丁云鹏《洗象图》、陈洪绶的《仕女》、陈道复《荷花》、项圣谟《花卉册》、徐渭的《水墨葡萄》、蒋廷锡的《花卉》、黄易的《铁网珊瑚》、刘俊《神仙人物》、文徵明的《三体书法卷》、张穆《画马图》、孙克弘《鸡冠花图》、成亲王和刘墉《墨宝合卷》、董其昌的《书法卷》、董其昌的《行书赠王时敏七言诗》、张瑞图的《书法立轴》、刘墉的《三字经书法册》等,都是明清文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此外,南宋宫苑佚名作《江上观潮》亦不可小觑,当为《唐宋名迹册》中的一开。明清二代的白良玉的《罗汉图》、佚名《千手观音》、任伯年《花鸟》、陈书《芍药花》、沈铨《松下双鹿图》、董其昌的《书法册》、张若澄的《松鹿图》、边景昭《鹡鸰图》、王建章的《墨笔山水扇》、金礼瀛的《花卉》、王武《忠孝图》、汤雨生《博山园雅集图》、及王润、张元、汪憩云等人合作的《碧梧清暑、松荫听瀑合卷》亦是收藏界里难得一见的珍品。

 保

 

 

 

作者:hwg191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