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国内古代瓷器(包括民国瓷器)市场走势多年,我发现其与十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多少成长,相反,在民间,对瓷器的收藏热情甚至还不如十年前。有人也许会说,在拍卖市场上,不是有天价瓷器成交吗?成交额不是有所增长吗?其实,你只要深入了解,就会发现瓷器这一收藏大项在拍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很少,对振兴市场的作用十分有限。整个市场近几年一直走下坡路,行情也很差。
对一般的人来说,拍卖这个二级市场离他们很远,即使与拍卖行打过交道,你也很难将手中的藏品变现,还要赔上一笔钱。其实对拍卖行业来说,真正有能力拍瓷器的公司寥寥无几,有的公司的瓷器专场只是骗点图录费而已。为什么艺术品市场刚刚兴起时,瓷器与书画还能并驾齐驱,如今怎么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呢?问题就出在市场“出口”太窄,拍卖公司不会去培养市场,而一级市场上的古董商人也仅仅是沿袭解放前就形成的经营方式,像其他商品一样粗放经营,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此下去,瓷器市场岂有不衰之理?
国内瓷器收藏者众多,资深藏家都饱尝过“活钱”变“死钱”的痛苦,有人倾其所有收藏瓷器(并非都是做了冤大头),到头来要用钱不能变现,成为“数字富翁”,为什么?因为从收藏到市场这条路,从来就没有畅通无阻过。试想,满腔热情搞收藏,告老了还不能变现,能不让人心灰意冷吗?
有没有让民间瓷器收藏可持续发展的良方呢?答案就是搞艺术品连锁经营,以品牌树信誉,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即建立连锁店,在一线城市首先试行,然后向下延伸。瓷器由连锁店向民间收购,并保真销售,售出一年后,如果收藏者需要,可视瓷器的艺术价值和珍稀程度,以原价七八折或以原价回购,有的甚至高于原价回购。对于七八折回购的,经营者可以保证至少百分之二三十的利润;对于原价回购的,可以再加价销售,作为货源补充。对于高于原价回购的,可以体现艺术品的增值前景,吸引投资者 ,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客户群。这样操作,诚信经营,往复循环,既打通了收藏者变现的渠道,又可保证后劲,扩大市场,真是一举两得。
搞艺术品的连锁经营,各门店之间可以余缺调剂,也可以搞网上销售,做大市场。当然 还需要建立统一的瓷器档案和标本库。在鉴定时,通过与标本库的比对,可以提高鉴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树立品牌权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收藏者。
但愿2012年是中国艺术品连锁经营的发端之年。未详之处,留待以后探讨。
作者:ykrb3070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