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这个话题,现在不太谈论了。
但在1980年代开放之初,为补偿人们长期缺失的美学养分,“美”成为文化人流行的话题。然而,我们关于“美”的讨论已经够充分了吗?
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毫无美感的商铺统一店招;到朋友家拜访,看到富丽堂皇的过度装修;上网冲浪,看到让人哭笑不得的十大最丑建筑……
又不得不说,“美”谈得不够。
这个句子诞生于二十年前,一本叫做《唯美》的杂志上,一位署名“伊明”的读者给主编先生的来信。这位“伊明”,就是今天这本全新的《唯美》MOOK的特邀编辑、资深出版人汪家明,而二十年前的那本杂志止于一辑。
《唯美》杂志再次出发,邀请了海内外72位当代文艺家于纸上共聚,谈论诗、画、音乐、建筑……艺术有门类,美却无界,作家画画,画家写诗,“越界”与“继承”,完美并存于这本诞生于特殊年份的杂志书里。
黄永玉│灰娃│夏阳│郎景和│尚扬│王怀庆│梁绍基│何多苓│李锐│金宇澄│蒋韵│徐冰│陈琦│张颂仁│逄小威│张永和│闫平│叶兆言│朱青生│王作欣│周京新│冷冰川│陈东东│韩东│海男│蔡天新│徐累│俞孔坚│黄渊青│吕越│严锋│朱晞│刘野│罗荃木│赵清│白明│蓝蓝│董强│洁尘│杨键│小白│向京│季大纯│魏东│毛焰│朱哲琴│夏可君│曾焱│高平│蒋晖│朱文颖│毛尖│朱赢椿│陈卫新│周晨│丘挺│杨典│唐克扬│黄佟佟│韩涛│胡亮│马岩松│王秋生│笛安│陈雨│苏枕书艺术家乐于创造,出版人甘心守护,“美”永远不会消失。即使时代的暴风曾经让“审美”遭到断裂,让人们不再常常谈起“美”,甚至好像忘记了美,但对美的追求,始终深藏于每个人心底。
过去的2020发生的所有混乱和措手不及,无情席卷我们熟悉的一切,在不安和焦虑的跋涉中,“美”的精神尤为珍贵且充满力量,我们开始发现,美是一种心理刚需,是以《唯美》在此时诞生。
《唯美》是一场出版人发起的“新美学运动”,作为立意于“美育”的MOOK,涵盖了“文”与 “艺”的方方面面,文学、绘画、建筑、音乐、摄影、设计,甚至医学,跨越时空,打破界限,融合、对话。
当我们的所有感官已经麻木习惯24小时不停更新的巨量信息轰炸,便很难对美产生敏锐深刻的感知。而一本内容丰富的书置于身前,提供不可见的沉浸结界,产生巨大的能量,指尖触摸纸页抚过由时间凝结、铅字固定的智慧,“美”的每一个细胞都会被激活。
《唯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艺术家冷冰川主编,特邀著名出版人汪家明联合编辑,视觉呈现由多次获得“最美的书”奖项的著名设计师赵清操刀,集结当代华人文学家、艺术家或跨界艺术的科学家,以绘画、摄影、诗歌、随笔、小说、对话等形式,不拘一格谈论美。
夏阳:趣是一种重要根源,它是一种任性,填进才华就是美。
《唯美》收录500余张艺术图片,其中近300张艺术家高清作品。小说家金宇澄在《唯美》中讲述了自己从小时候的“随手一画”到如今“越界”成为画家的故事,我们有幸可以看到画家老金自选的,他几十年来兴之所至的画作。
画油画的毛焰,拿出了自己的诗歌,2019-2020年的最新创作。
艺术家杨键则以20页的诗、文、画,立体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
《唯美》由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印制,开本为特8开。采用雅昌专业高精细网线280线印刷,高精度还原真实,给人精致的视觉享受。全书分左右两卷,诗与音乐的部分,采用北平灰和古典纸两种艺术纸,双面印黑,书口采用手工拉毛的形式,与岁月打磨的痕迹照应,跨越时空,打破界限,融合对话。
左右两卷都使用三孔线装骑马钉装订,手感亲切,阅读体验轻松畅快。全书采用7种不同类型纸张,对应不同内容,产生不同的节奏触感。内容互为对应,用纸左右卷对称,各卷前后页对称。
两卷封面分别采用白色和绿色水洗牛皮,厚实而柔韧。水洗牛皮的封面上“左卷”“右卷”采用烫金工艺,“WEI MEI”二字采用无色压凹工艺,巧妙的设计元素丰富了杂志主题,在具有手感的同时而不会太夺目,呼应唯美杂志内容丰富而整体低调纯拙。
右卷的绿色装订线为此套书专门染制,结实而色彩饱满,与封面颜色相呼应;封底书脊处杂志信息压凹处理,低调有质感,其中有少部分书用手工打号,限量珍藏。环衬采用棉绒宣艺术纸,一面粗糙一面光滑,粗糙面印制单黑引言,简洁质朴,为整本书揭开序幕。“隔空对话”部分采用书纸,对应内容柔软而真挚。美是惊奇,美也是日常。冷冰川先生说:“美如果不与美好的人相遇,就会消逝。”与诸位的相遇,便是捕获了那个瞬间的美意。
将单纯的手写折页改为更具互动性的设计:手卡可以沿着折缝点断撕开当书签!这就意味着:1份手写卡片→7张独立书签。《谈论美,就是谈论我们的生活 |《唯美》南通读库首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