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灿铭 || 写经,是致敬古人,亦是自我修炼

在书法史上,晋人风度一向为书者所推崇,然而,晋至今已远,我们当今能看到的晋时大书法家的真迹,屈指可数。然而,敦煌写经的出土,不但让当代的书家们看到了大量晋人的书写真迹,而且还上承简牍,在“二王”之外,为书法家们描绘出另一条隶变的道路。

2019年10月25日,《敦煌文化驿站》公益讲座第二十七期如约开讲。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南京书画院院长刘灿铭受邀担任本期主讲嘉宾,为大家带来《敦煌写经书法当代价值研究》的专题讲座,为听众带来当代书体演变研究的新鲜视角。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党支部书记宋淑霞主持讲座,通过网络预约的一百五十余名听众到场聆听。



刘灿铭博士通过研究敦煌写经书法的形成与发展,从敦煌写经在书法史的再现、文化精神的反哺、变通与综合、借古开新四个方面所体现出的当代价值,系统阐述了其在当代复苏的原因与其对当代书法的影响。刘灿铭将多年研究的生动过程与精彩结果在这场书法课堂上真实地展现给现场听众,对听众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机会。



刘灿铭通过系统的梳理阐述,让现场听众充分了解到,敦煌写经作为保存时间跨度长、风格独特且包容性强的书法式样,在当代具有的书法史价值。他表示,在当代书法多元化局面下,敦煌写经给出了一种值得借鉴的修炼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循序渐进的对佛学进行了解,体会千载之上的书写者们在写经时虔诚忘我的态度,书“我”合一的浑然。


敦煌写经对于当代书法来说,既是传统,又是创新。可以说是符合时代的呼唤与要求,为当代书法的多元化注入新的血脉。它既是古老的,又是新鲜的。



刘灿铭作为当代敦煌写经的深度挖掘和研究者,更是书法教育的传播者,其书法艺术取于敦煌写经,但并非单纯的临摹,而是取其精神而发自本心的一种虔诚且具有开拓性的再创造。此次,他重走丝绸之路,带着虔诚的心及发自本心创作的作品再次回归源头,由古及近,意义非凡,更是一次奇妙的机缘。


来源: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转发仅为交流,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作者:言恭达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