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坚持做自己
在二十世纪华人百年巨匠中,出身寒微的齐白石,辛苦成长的过程像条涓涓小溪,起头坎坷、贫瘠。以他木匠民间手艺人出身的背景,因着一连串的机缘得以走进艺术殿堂,如果缺乏对艺术的热情与恒久坚持,难以脱颖成为艺术大师。他学习的过程,不只画画,还得练字、刻印、写诗。与同年代正规科班出身,并有幸得以出国深造的艺术家相较,一生好学而勤奋的齐白石,凭借着辛苦自学,不自我设限的精神,总是追求精进,思考突破。画风历经变革,乃至生命的晚年,他仍勇于挑战创新,一场「衰年变法」推升了齐白石非凡的艺术成就,80岁后名满天下,最终成为中国画坛不可超越的高峰。他的成就并非偶然,这般精神值得现代人学习。
生于一个乡下贫农之家,经历过刻苦的童年,齐白石说自己是穷窝子里长大的孩子,养家活口是他必须面对生活压力,成为木匠是为了习取一技之长,偶然获得的一本芥子园画谱,引领他接触到绘画艺术的天地,开启了他未来接壤艺术的窗口,因缘际会在许多贵人扶持相助下,27岁之后,他由木匠转型为专业画师,勤奋自持的他也不断的在诗、书、画、金石刻印上下足苦功充实自己。来自民间的齐白石,他绘画的主题很接地气,而他走了数十年的创作之路,大半创作生涯却走得孤独,但他也很有自己的坚持与个性。在中日抗战期间身陷敌区,他更曾很有骨气地停止卖画。对生活、艺术、气节的坚持到底,使得他的作品他人模仿不来,却充满生命力,到了现代都值得学习与效法!慢慢的,这条溪水可以乘载他人的重量了。
(微觀攝影齊白石作品)
新思想、新潮流
齐白石曾说:「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徐君。」
中国第一批留法艺术家徐悲鸿,是推动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重要先驱,也是齐白石的忘年知己。他从写实主义开始,认真学习素描,专注观察物像自身,并认为原本传统国画中,临摹师承的画风僵化。当他学成归国后,志在改革水墨画,他得找许多和他志同道合之士,其中,他独具慧眼邀请齐白石到北平艺专教书。
简单画一个提篮,运用墨色的深浅来表达空间前后关系,却同时保留住水墨画中的写意性。一个从未待过学院的人,齐白石以独到的观察力,却可以留下如此成就。齐白石引领着当时的中国美术界改革潮流;一如日本当时众多艺术家到欧洲学习,受到印象派的鼓舞,齐白石的画风又带着一种相似的美感,让世界都能欣赏到他出自真诚观察的特点。
这条溪水的生命力十分旺盛,随时可能被隐没的才华,却在动荡时代里,被发掘水中的清澈光辉。以它绵长的气习,到了六十几岁才流向大海,开始被世界看见。
走入齐白石的微观世界
一条通向大海的溪水,反覆累积自己的变化和涵养,盈科而后进。
齐白石一笔走过便留下有许多层次,包括笔尖的提按变化、墨水的反覆叠加的层次感、水的干湿晕染,这些都是在熟练中锻炼出来的。此外,创作中,无论写实或超写实,都存在艺术家内心的想法,和照相是不同的。例如,齐白石笔下昆虫的脚,呈现了强大力度和锐度,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画,这种高辨识度让一位艺术家享誉中外。
在齐白石的草虫画中,每个物种都有特殊的地方,他十分执着地做观察,曾经打过许多草稿,画出一种昆虫最常出现的姿态,像是蜜蜂、蝴蝶的飞舞,蟑螂蜘蛛的爬行。在晶美术馆珍藏的《蝈蝈斗蜚蠊》中,展现他用心研究昆虫的透视,当一般画家以俯视角度画出爬虫四足的视角,然而齐白石会以昆虫的视野,画出平视的、仰视的昆虫,他善用线条的顿挫提按,来展现物体真正的精神。例如,当他画下螳螂拱起来的脚,立体感就浮现出来了。这种惊人的观察力,和一般西画的写实又是不同的。
(齐白石,蝈蝈斗蜚蠊,设色纸本,21.5 x 29.5 cm,1940s 作品局部)
从更深入的方向思考,齐白石画出了隐喻生命的智慧,像晶美术馆典藏的《花卉草虫册二十开》里的〈小米螳螂戏〉这幅作品中,螳螂刚脱壳和未脱壳的翅膀表现不同、爪子画法也有区别,有的鲜艳,有的清淡。我们仔细观看,可以看到昆虫的表情和动作。仿佛这只年轻的螳螂正在听前辈讲话,透过一代传一代,将生存的方法流传下去。
(齐白石,小米螳螂戏,设色纸本,21.5 x 29.5 cm,1940s 作品局部)
除了精细观察之外,齐白石还有「还童」般的天趣,例如〈飞蝗福来〉中葫芦线条简洁自然一气呵成,笔下表现出艺术家内心的童趣,有如小学生的涂鸦一般朴拙天真。从写实进阶到写意,齐白石的绘画方式愈发出神入化,已然跳脱绘画技术,直接表现意境。毕卡索、齐白石这类大师级艺术家,到了画风成熟时便开始放弃旁支末微的技巧,直接以意境取胜。
就像海纳百川时,海上明月升起,平静而广阔的心境。
(齐白石,飞蝗福来,设色纸本,21.5 x 29.5 cm,1940s)
走进古典再创作
仔细观察齐白石的画中有许多细节非常丰富、饶富变化。用放大微观的角度研究它,将发现他的色彩浑然天成、其墨韵变化无穷,大师许多独到之处将可激发人们的灵感再次作创作。过去如同毕卡索模仿西班牙画家维拉斯奎兹的《宫女》,他为了一张画,竟反覆模拟而重新创作了五十八张之多,一张经典名画能真正的启发一个人,古典与现代可以激荡出不一样的火花。面对齐白石的画,我们同样也要以崭新视角重新认识他!
(西班牙画家维拉斯奎兹《宫女》)
真迹是源头活水!
在国外参观美术馆,经常可以发现当地的中小学学生成群的在其中观赏学习,美学教育与体验非常重要,不仅深深且影响了一个人美感养成,进而长远地改变一个国家的气质。快速变动的时代中,文化才是真正能留传下来的东西。巨匠真迹皆是独一无二的,收藏家愿意将它拿出与民众分享时,教育传承的意义便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这也正是晶美术馆的使命与意义。晶美术馆期待以美学影响生活。 2019年,晶美术馆,百年华人巨匠系列,展出齐白石如此珍贵的真迹,盼望能引导观众进一步认识齐白石的创作精神,期许民众从中得到启发,为自己的美学经验找到新的灵感泉源!
(微观摄影齐白石作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