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画的运笔技巧

2022-01-23 18:30

图片

图片

点击图片,选购好书


中国绘画的最显著特点,是以墨线为基础。中国画家不仅用它来表现一切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而且还用它来揭示物象的内在精神和画家的思想感情。因此中国画的线条具有一定的独立的美学价值。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出“一画论”的观点,他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中国画家就是运用一管柔毫,通过种种不同性质的墨线,为大千世界传神写照的。所以,如何用笔画线,就成了能否画好中国画的首要问题。



图片


南齐谢赫在著名的《六法论》中,把“骨法用笔”放在第二位。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可见用笔是历来为画家所重视的,是中国画技法中基础的基础。


                                                                                              月雅艺术图书                                 交易担保                                 放心买                                                                       中国美院名家教案(四套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国美名师教案

传统山水、工笔人物

意笔花鸟、意笔人物

原价239,优惠价179.25

中国美院发货



图片


绘画执笔大体同于书法,要掌握指实、掌虚、腕平、五指齐力的要领,但较之书法用笔更为灵活。书法执笔一般要求竖掌,绘画执笔则可横卧,可略高一些,这样与腕、肘、肩、身相互配合,运笔方能既灵活而又得力。



图片
宋 刘松年 雪山行旅图



山水画运笔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方式。中锋运笔,笔管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侧锋运笔,手掌向左偏倒,锋尖侧向左边;由于侧锋是使用笔毫的侧部,故画出的笔线粗壮而毛辣,此法多用于山石的皴擦。藏锋运笔,笔锋要藏而不露,横行“无往不复”,竖行“无垂不缩”,古人称之为“一波三折”;藏锋画出的线条沉着含蓄,力透纸背,常用来画屋宇、舟、桥的轮廓,也用于山石的勾勒,树干的双勾。露锋则使点画的锋芒外露,显得挺秀劲健,画竹叶、柳条便是便是露锋运笔。逆锋运笔,笔管向前右倾倒,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使笔锋散开,笔触中产生飞白(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这种点、线具有苍劲生辣的笔趣,可运于树干、山石的勾勒、皴擦中。顺锋运笔与逆锋相反,采用拖笔运行,画出的线条轻快流畅、灵秀活泼,勾云、画水常用此法。


                                                                                              月雅艺术图书                                 交易担保                                 放心买                                                                       中国美院名家教案(四套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国美名师教案

传统山水、工笔人物

意笔花鸟、意笔人物

原价239,优惠价179.25

中国美院发货



图片
明 沈周 庐山高图 


中国画家十分重视运笔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总结了前人经验,提出“五笔”之说,“五笔”即“平、圆、留、重、变。”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要“如锥画沙”。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钗股”。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所谓“变”,一是指用笔有变化,或用中锋或用侧锋,要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不能执一。二是指运笔要相互呼应,古人比之为“担夫争道”,对此黄宾虹的解释是:“盖担夫膊能承物,既有其力,即数十担夫相遇于途,或让左,或让右,虽彼此来此往,前趋后继,不致相碰。此用笔之妙契也。”此外,运笔还要注意气势的连贯,前人提出要“意到笔不到”、“笔断意不断”,这些都是重要的经验之谈。



图片
元 黄公望 天池石壁图 


上述种种笔法,总括起来,无非是为了画线时求得粗、细、直、刚、柔、轻、重的变化,使画家更能为所描绘的对象“传神写照”。所以黄宾虹说,这些笔法“皆非画家凭空杜撰,乃各代画家在写生中,了解物状与性质所得。”种种笔线形式的创造,是画家对大自然的苦心探索,对客观物象的高度概括与提炼的结果,它不仅能表现物象的形与神,而且具有形式美的价值。


                                                                                              月雅艺术图书                                 交易担保                                 放心买                                                                       中国美院名家教案(四套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国美名师教案

传统山水、工笔人物

意笔花鸟、意笔人物

原价239,优惠价179.25

中国美院发货


作者:月雅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